匠人安分了。
他們也不敢不安分。
因為這個大明中山侯是真的敢殺人。
對於他所說的那些什麼祿米獎金,沒有匠人會放在心上。
畢竟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可是從來沒有遇到過,既給米又給錢的官老爺。
但是,不管如何,這股源自於匠人內部的騷動,還是成功地被血腥鎮壓了。
不論其他,單論那兩顆血肉猙獰的頭顱,就沒有人不感到害怕!
當人命開始不值錢的時候,匠人們只能選擇認命!
解決了這件小事,湯昊隨即將目標放在了火器上面。
沒錯,就是火器。
他可是沒有忘記,上一次倉促出海,結果遭遇了倭寇的突然襲擊,因為準備不足加上缺乏海戰經驗,致使大明戰兵在那場廝殺中損失慘重,三百多個戰兵無辜喪命,這本是可以直接避免的。
因此現在趁着有餘力,湯昊決定好好發展一下大明火器。
反正現在清河船廠裏面多的是匠人,裏面不乏一些被臨時抽調去製造火器的軍匠。
湯昊召集了湯木、左一刀、常闊海這些心腹,詢問了一番他們關於火器的意見。
得出的一致結論,那就是為什麼要使用那些燒火棍?
難道真刀真槍地砍死捅死敵人不痛快嗎?
這個答案,確實很是強大,以致於湯昊都被干不會了。
他們對火器的認知,或者說現如今大明將士對火器的認知,都存在偏見。
在他們眼裏,火器這種東西,其實在戰場上面用處不大。
唯一優勢之處,可能就在於攻城拔寨了。
火炮齊射之下,可以瞬間摧毀城牆,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尋常火器火炮,殺傷力當真有限,而且準頭也就那樣,甚至隨時都有炸膛的風險,所以將士們都不喜歡使用火器。
事實上,大明火器水平並不差。
這是因為當年太祖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使用火器最多,為其鼎定天下建立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立國之後,朱元璋不斷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發展兵器製造,把元代創製的初級火銃,加以規範統一,根據實戰的需要,發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種類型在內的洪武系列火銃。
其一是裝備單兵使用的手銃,其二是裝備於戰船和關隘守備用的中型碗口銃,其三是專用於城防要塞的大型銃炮。
這就是洪武朝大明戰兵所使用的制式火器,可以粗略地稱為洪武系列火銃。
隨後到了永樂年間,大明火器迎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在張輔於永樂五年平安南後,大明得了神機槍炮法與胡元澄這個火器專家,特置神機營肄習,神機營自此才開始問世,火器發展也迎來了一場浪潮。
然而,即便如此,時至今日的大明王朝,火器卻早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大明火器為何屢屢受到匠人抵制?
因為粗製濫造,因為貪腐受賄,因為有人從中謀利!
當然,除了人為原因外,其本身就存在着質量問題。
其核心原因在於冶鐵的原料和工藝。
因為大明國內儲存的鐵礦石和煤炭原礦,磷和硫的含量比較高,冶煉出的生鐵極脆極硬,遠遠沒有木炭冶鐵的韌性好,由此製成的火器不但十分沉重,還極易炸膛!
炸膛嘛,打仗打仗,敵人都還沒打到,結果手中的火銃先炸了,自己先被炸傷炸死了,這就是為何將士們抵制火器的真正原因!
他們寧願相信手中的刀劍,也不願去使用那「有毒」的火器!
其實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大都是採用木炭煉鐵,以此為主,兼用上等鐵礦石打造神兵。
但即便大量砍伐森林,效率也遠遠不能跟上軍隊對於冷兵器的需求,還極大地損傷了自然生態環境。
因此自前宋開始,朝廷又基本上大規模地採用煤炭煉鐵,用煤炭代替木炭。
但親自嘗試到炸膛的苦果後,只能尷尬地採用以銅鑄造火器。
雖然銅炮的性能遠遠高出之前的鐵製火炮,但大明境內的銅礦本就稀少,缺銅
第236章 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