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六十二章木料與大米第六十二章木料與大米
走誰的關係靠近陛下,那你就是誰的人。大明權力結構,與其說是金字塔,不如說是同心圓。最中間那一個點就是皇帝,這一點外面第一個小圈,就是朝廷大佬重臣。而外面輻射的圈,就是各級官僚。他們只能通過這些人來到陛下面前,而陛下是權力本身。
誰想要越級靠近陛下,只有兩個下場,第一成為新的重臣,第二粉身碎骨。
這個道理再淺顯明白不過了。
如果按何夕的說法,葉旺這個舉動,能不能得到皇帝青睞不說,先將某幾個大佬得罪光了。
但是何夕不是不知道。這一番話,何夕是順勢說出來的。同樣也是給葉旺的考題。
何夕想來想去,他其實還想在軍中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個度很難把握。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還是為朱元璋代為招撫葉旺,而不是讓葉旺投入自己門下。
其實,這兩個實際情況是一樣的。但說出來卻不一樣。
前者代表着何夕協助朱元璋管理一些他顧不上的事務,後者代表何夕有政治上的野心,其中分寸拿捏很重要。而且何夕更是感覺,他自己這樣的小動作,未必能瞞得過朱元璋。
畢竟朱元璋是何等人物。只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已。不過,這個表態首先是葉旺的表態,做孤臣的表態。
只是何夕不知道葉旺能不能領悟到這一點。
如果能,這一件事情還能繼續下去,如果不能。那麼何夕就只能再觀察一下。畢竟葉旺雖然是一員猛將,但是這個年頭的大明,最不缺少的就是猛將了。
點到為止,不再多言。何夕說道:「我想葉將軍有些誤會了。我想要了解遼東土產,並不是我想要這些。而是遼東需要這些,朝廷戰略轉移到東北,什麼時候對北邊動手,並不取決於朝廷什麼時候想動手,而取決於遼東糧食有多少,遼東糧食不能自給。朝廷每年海運不過七十五萬石,其中一半一半要轉運到北平去。遼東能留下多少?三十萬石?還是二十萬石。補上遼東的缺口,對了,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遼東還要向大寧轉運糧食?每年遼東結餘能多少萬石?」
葉旺低聲嘆息說道:「能有五六萬石結餘,就不錯了。」
何夕說道:「打仗的事務,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從遼東出發,攻北邊。大戰一起,要料敵從寬。到底需要多少糧食。葉老將軍有底嗎?」
葉旺說道:「一百萬石打底,上不封頂。」
葉旺說的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並不過分,而今大明動兵,決計不是三萬五萬。定然要十幾萬之多,其中騎兵佔據多數,幾十萬人人吃馬嚼的,不說太多的。最少半年一年儲備。畢竟一場仗打一年半載太正常了,更不要說,納哈出在草原上,距離遼東有一段距離,這就要徵召民夫運輸糧草了。
需要的就更多了。
漢武帝打匈奴,是怎麼樣打的天下戶口減半。就是這樣。
畢竟,葉旺與納哈出對陣數次,是知道納哈出的實力的。他麾下有幾十萬之眾,牛羊馬匹數百萬頭。以至於讓元廷不能控制。一方諸侯。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當然了,歷史上明軍兵臨城下,納哈出投降了,帶着他的幾十萬部眾,帶着他數以百萬計的牛羊投降了。他的這些牛羊,讓大明牛羊價格來了一個跳水價。
前後不超過三個月。根本沒有用那麼多糧食。倒是據說這數以百萬計的牛羊草料不足,不得已殺了很多做肉乾。
但是,即便何夕知道這個歷史,朱元璋也知道。但是他們也沒有將所謂的歷史,當成必然發生的事情。很多事情,幾乎在人一念之間。朱元璋沒有放棄想辦法招降納哈出,爭取比歷史上更好的局面。但是同時也在籌備比歷史上更壞的局面。
在東北打一場持久戰。
當然了,何夕賣命的給遼東籌備糧食,還有一個原因。納哈出或許好打的。但是不要忘記了,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