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一百五十八章高舉孟子大旗第一百五十八章高舉孟子大旗
朱元璋這些年早就不怎麼關注儒家了,他現在案頭書,都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選等等。
但是他並沒有失憶,朱元璋對孟子地位打壓,刪除孟子章節,嚴重打擊了思孟學派發展。而今讓朱元璋調轉一百八十度,從打壓孟子,到推崇孟子。這等於讓朱元璋自打嘴巴。
朱元璋並不是太願意。
何夕說道;「陛下,變法必有所本,而民貴君輕,是最合適的理論基礎。民為貴,民何以貴?什麼是民,這都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以思孟為開局,融永嘉學派,儒家各派為根基,接納科學邏輯思想,這就是大明變法的理論基礎。」
「以此為本,才能最大降低阻力。還請陛下明鑑。」
可以說,現在後世稱為何門的思想,才算是正式形成了。
首先,儒家是講究道統的。很巧,孟子在宋儒的推動之下,地位一日高過一日。在漢唐的時候,孟子還僅僅是儒家諸子的一員,但是到宋代就有孔孟之稱了。孟子的地位也在提高。
所謂思孟學派。並不是思念孟子,而是子思孟子。
子思是孔子嫡孫,是孟子的老師。他的最重要的代表思想,就是中庸。而子思的思想,更是理學思想的來源之一。
將高舉孟子大旗,有什麼好處。
何夕的師承一下子清晰了。絕對是儒家門庭出身的。他與理學之間的爭鬥,就是儒家內鬥,甚至可以說是思孟學派內部爭鬥。因為理學很多內容,都與子思有直接的關係,特別是天命論,心性論等。
而之前先賢對於孟子的思想的解讀,何夕可以刪刪減減拿來用。或許有人說,當時那些大家或許不是這個意思。
這不重要。宋儒就已經說了,六經注我嗎?當今宋儒將六經斷章取義的時候,也沒有想那些先賢的原意是不是這個。而今何夕也不用想他們的。
雖然對於理學來說,大抵是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
但是問題是,儒門太廣闊了。可以說,千年以來,儒家早已將中國文化與儒家文化畫上了等號。甚至可以說,大明識字的人,都是用儒家學說啟蒙的。他們自稱儒生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但是理學與儒門不一樣,理學是儒家的主流。但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真正有自己主見,有自己想法的,有自己堅持的學者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而已。
這樣的事情,不僅僅在大明,那麼是後世也是一樣的。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理學與而今的何門儒學,並沒有什麼區別。兩者之間,不難替換。
其次,孟子學說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在何夕看來,就是民重君輕。這一個學說,太有發揮的餘地了。
什麼是民?這個概念足夠何夕發揮了。
將民定義尋常百姓,那麼保障百姓權利為民,對抗封建禮教,就形成了可能。畢竟孟子可是提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那種因為違背封建禮教,就要讓宗族行私刑殺了,這種行為真符合孟子之心嗎?
恐怕孟子復生於地下,與何夕交談,也會贊同何夕的做法吧。
甚至在民重這一條邏輯線上,何夕有太多的素材可以發揮了。遠的說民國的一些思想,人民民主專政。代表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等等。加上西方民權思想,何夕都能左右采頡,融入其中。
很多看似尋常的思想,其實是很多思想家苦思冥想的思想武器。
而今何夕拿來,對準理學,決計管飽,管用。
最後,思孟學派,永嘉學派,等各學派的思想,再加上何夕添加的科學思想,邏輯思維,形成一整套自圓其說的理論。
民重,所以很多事情要從為百姓出發,而永嘉學派提倡事功。這被理學稱為王霸之學,不屬於儒門正道。而加上民重為前提,以安民,護民,愛民為前提的事功,難道不
第一百五十八章高舉孟子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