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一百一十五章對手第一百一十五章對手
申國公鄧鎮說道:「那就是何大人為了營造北京城所造的一些工廠,說是要賣的。」
李景隆說道:「這個很賺錢嗎?」
李景隆對於工廠是否賺錢,還真不是太清楚的。畢竟,他之前心思多在朝廷之上,不在賺錢之上,而今即便到了北京,心思也有大半在於何夕和解,搭上何夕的船。賺錢只是順帶的。
他知道何夕有點石成金之能,但是具體何夕怎麼能讓人點石成金,就不是太明白了。
鄧鎮說道:「這就不知道了。不過,這方面你是有對手的。」
李景隆說道:「對手?」
鄧鎮說道:「海上來的,以南洋陸家為首。」
延安侯陸家,而今已經是南洋陸家了。這十幾年,除卻南洋與海上,陸家已經完全撤出大明了。在朝廷軍中,已經沒有陸家這一號人物。
但是誰都不敢忽視陸家。開海這一件事情上,陸家是吃得最飽的一家,陸仲亨將自己的所有都壓了上去,收穫自然也是最多的。特別是財力方面,甚至可以說天下無出其右者。
陸家豪富,在大明已經有所耳聞的。
李景隆心中暗道:「如此說來,這方面是有錢途的。」
——
李景隆不知道工廠賺錢不賺錢,但是陸賢卻是知道的。
陸仲亨在南洋這些年,早就將南洋發展成為陸家自己的地盤了。
甚至可以說,今後南洋屬於不屬於大明,就需要陸家與南洋幾個藩王一起說了算。大明朝廷是依靠這幾家來行使權力,而不是相反。當然了,朝廷也是有制衡,最大的制衡,就是南洋這幾個大家族最大的利益,並不是南洋本地的產出,而是控制南洋商路,但問題是,如果沒有大明貨物,這商路又有什麼用啊?
但問題這是自損一千,傷敵八百的事情,且不說每年幾百萬兩的關稅,單單說,大明有多少人靠海貿吃飯。
所以,雙方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損,更不要說,背後是大明朝廷的南洋各大家族,是南洋的土皇帝,但是如果沒有大明的支持,他們的處境,與失去大唐支持的安西都護府一樣。
雖然南洋沒有一個如吐蕃,大食一樣的大勢力,但並不是說,當地土著就沒用實力了。而今只是不敢而已。
陸賢與陳祖孝兩人坐在馬車上,馬車很平穩,雖然還有一些搖搖晃晃的感覺,但是顛簸感並沒有是太強的,不是那種,能將人五臟六腑都顛出來的感覺。畢竟北京城中的道路都修繕過了。
而長途旅行,很多人寧肯騎馬。長途騎馬的痛苦,之前也說過了。但比不上坐馬車的痛苦,完全沒有減震系統的情況下,真能將人給顛倒。
而今兩個人還有精力說話。已經相當不錯了。
陳祖孝說道:「公子,這一次去見何大人,一定要好好爭取。不管什麼樣的廠,我們都需要,還要問一問,能不能將廠子搬到南洋去。」
陸賢說道:「我明白。」
陸家作為南洋的坐地虎,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變化,那就是南洋從大明採購的貨物,之前十之八九,都是從長江以南採購的,但是而今從北方採購,特別是從遼東採購的分量越來越多。
而利潤也越來越大。
從絕對值上,依然是江南地區,特別是蘇州地區,是南洋採購貨物最多的地方,畢竟蘇樣風行天下,可以說是大明的時尚之都。手工藝極其發達,簡直是封建社會的巔峰。
但是從利潤上來說,陳祖孝很明白一件事情,遼東工廠要比蘇州那邊賺錢多了。
陳祖孝考察過,遼東一個工廠產出的貨物,都能勝過江南一兩個縣裏收購的貨物更多,而從鄉下農戶之中,收集貨物,需要層層專賣,從農戶到他們手中,已經不知道轉了幾手了。
而這些人定然不會做虧本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