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征計劃其實而今何夕的金融計劃還沒有開始。
一來,朝廷還沒有缺錢到無法維持,二來,北京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何夕建立的金融體系,是具備融資能力的,之前的國債計劃,不過是牛刀試而已。
就好像中日甲午戰爭一樣,日本方面進行了充分的國際融資,借錢打仗。
而清朝財政,反應遲鈍,在財政上,遠遠比上日本。
這上面已經輸了。
只要取得前線的勝利,在何夕覺得大進軍的前夜,有足夠的辦法搞到足夠的錢。
楊士奇是理財能臣,他將傳統的理財觀念與何夕帶來一些財政觀念融合,成為北京的財政大管家,而且做得很好。
但是在金融創新上,還是少了一些想法,缺少足夠的膽子。
何夕直接忽略了楊士奇的問題,問道:「張友直,葛工,京營鐵路怎麼樣了?能不能用?」葛工道:「正要向大人報喜,京營鐵路除卻少部分工程之外,已經全部完工了。
而且我們也做了延伸設計,爭取明年完成營口到旅順,遼陽到瀋陽,瀋陽到旅順的鐵路。
」何夕道:「有多少火車頭,幾日能將十萬的軍,越營口。
」葛工道:「而今鐵路上,總共有二十個火車頭,需要十日上下,才能十萬人越營口。
」何夕聽了。
不由皺眉道:「怎麼會這麼慢?」葛工道:「一個車廂大概能裝一百個人。
而每一個火車頭能帶五到七個車廂,從北京到營口,一日夜能夠到,只是,火車頭不夠,必須等火車頭回來之後,才能再次運輸下一趟。
也就是大概三日是一撥,一撥能運輸一萬五千人上下。
」何夕皺眉卻也沒有辦法。
這二十個火車頭,還是作為鐵路修建維護用的。
畢竟而今鐵路還沒有正式開始運行,火車站等附屬設施還沒有修建,而火車頭鐵路上沒有多少也是正常的。
何夕轉身問道:「楊震,你能調集多少火車頭?」楊震道:「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現在遵化那邊大約有五台,沒有再多了。
也沒有車廂。
」火車頭,作為這個時間的最高科技結晶,生產效率是非常低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也不可能提高多少,這是因為高級技術工饒限制。
從何夕在南京對鋼鐵產業惡改革,一直到現在,大明的精密加工,已經到了另外的境界。
不是隨隨便便找一些工匠就能完成了。
想要在火車頭加工上上手,最少有數年的工作經驗的工匠,才有嘗試的可能。
在大明固然不缺少技藝上神乎其神的工匠。
但是卻缺少穩定傳承,大批量的高級工匠。
而今原材料不是限制,機器加工不是限制,反倒是工匠本身成為了限制與瓶頸,而想要打破這個瓶頸,恐怕要好幾年的時間。
何夕想了想,對方乘風道:「方總兵,而今遼東水師如何了?」方乘風道;「而今旅順造船廠的船隻,陸陸續續已經服役了。
遼東水師兵強馬壯。
只需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為朝廷效力。
」何夕道:「那從營口出發,將十萬軍隊運輸到高麗南部,需要多長時間?」方乘風道:「大人,高麗南部可以指很多地方?下官不知道,大冉底要去什麼地方,是以不好判斷。
」何夕道:「你應該知道我要做什麼?你覺得什麼地方最好?」方乘風沉默了一陣子,道:「三浦。
」「如果是三浦的話,大概有半個月。
不過,下官覺得突襲三浦,用不上十萬大軍,一萬五千大軍就夠了。
而且,三浦乃臣舊地,臣有辦法,可以兵不血刃進入釜山城鄭」三浦就是釜山一帶,而釜山僅僅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如果不是日本徒這裏的時候,選擇釜山建設據點,而今釜山並不會那麼重要。
是日本與高麗之間海路連接的重要地點。
一旦拿下三浦,就能讓日本與高麗的聯繫短暫中斷,而且何夕與傅忠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外戰,而是內戰,更不要,何夕對高麗等地的影響力。
所以,當初高麗明軍發現自己與上司聯繫中斷,何夕又過來了。
這些人為南京奮戰到底的心思,會有多少啊?何夕道:「此言當真。
」方乘風道:「自然當真,大人不提起我也是要,傅忠太過輕視我等了,用重兵用日本,正高麗南部僅僅有兵馬兩三萬,這兩三萬更是分散在各地,根本形不成合力。
只是傅忠情報做得好,估計我等在這裏一動,傅忠就會知道。
而且遼東水師之前沒有新增大船,他萬萬想不到我等有如此能力,如此一來,從北京選精銳只需七八日,就能兵臨釜山城下,只要拿下釜山,半個月之內,十萬的大軍次第到此,高麗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而傅忠在日本,孤懸於我,眾叛親離,自然也不可能有好下場的。
」一邊,方乘風一邊感嘆。
很多事情,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而今卻已經順理成章了。
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