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宋仁宗寵幸張貴妃,便想提拔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結果聖旨下達之後,直接被臣子們給駁回。
仁宗皇帝氣不過,再次下旨。大臣麼也是剛直,依舊駁回。
這下惹惱了皇帝,宋仁宗便繞過門下省,直接給了尚書省。結果,尚書省也不是吃素的,以沒有中書和門下兩省的簽字,拒絕認同聖旨。
一般官員任命的聖旨,是由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制定政策; 門下省指正不宜,審議簽發 ;尚書省最終執行。
最終,皇帝也只能無奈妥協。
這就是大宋,皇帝在任命官員方面確實受到了一定的制約,不能隨便任命官員。這一特點主要源於宋朝政治制度的設置和文化傳統的影響。
宋朝的官僚制度相對成熟和穩定,官員的選拔和任命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規定。例如,科舉制度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通過科舉考試,許多有才能的士人得以進入官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任命權。
在宋朝還實行宰相制度,宰相在朝廷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威。宰相們往往能夠影響皇帝的決策,對官員的任命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在一些情況下,皇帝想要任命某個官員,但如果遭到宰相的反對,這一任命可能就無法實現。
皇帝在任命官員時,需要遵循大宋律法,不能隨意行事。如果皇帝的任命違反了規定,可能會遭到朝臣的反對和輿論的譴責。
趙桓任命朱玉平為探事司都指揮使,朝臣們也有人反對。比如說中書省不肯起草詔令,以朱玉平外戚為由,不宜執掌內宮要職。為的,就是避免外戚專權。
門下省也指出,皇帝的詔書審議後不認可,封駁退回。至於尚書省,更是表示不予執行。
總之,朱玉平這個探事司都指揮使,並不具有合法性。除了皇帝認可,朝廷各部並不認可。
趙桓聽聞此事之後,也是勃然大怒。他以皇城司任免,乃是依祖宗法為由,強行任命朱玉平為探事司都指揮使。各部司衙門官員,無權審議這才作罷。
皇城司是皇帝的私人武裝,並不隸屬於任何的部門。所以任免權都是皇帝一人說了算,大臣們沒有權利駁回。
皇城司的前身是武德司,由太祖皇帝趙匡胤一手創辦。後來武德司改名皇城司,其作用和明朝錦衣衛差不多。
理是這麼個理,朝臣們最擔心的還是怕外戚專權。可他們無權管制皇城司,只好找趙楷。
朝中的官員們去了趙楷的王府,請求趙楷上書,駁回皇帝的任命。
誰知,趙楷的王府大門緊閉謝絕見客。最終,這些臣子也只能悻悻作罷。
好在經過一番波折,朱玉平這個探事司都指揮使最終還是上任了。上任當日,作為皇城司使的趙楷便親自來到了探事司道賀。
「小國舅,恭喜恭喜。只是這皇城司廟小,小國舅肯屈尊來此,倒是叫本王意外了。」一見面,趙楷便熱情的打着招呼。
可以說趙楷和自己是老熟人了,朱玉平和趙楷之間的關係,也頗為的微妙。
如果說朱玉平和趙楷是死對頭也算不上,二人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如果說他倆是朋友,也並不是。
朱玉平的靠山是皇帝趙桓,趙楷則是太上皇帝趙佶。二人之間朋友不像朋友,敵人也算不上敵人。
朱玉平一拱手:「三王爺,你這可折煞我了,而今我來探事司任職,王爺你可是我的頂頭上司。而我,只是您的部下。」
趙楷微微一笑:「小國舅這話,可讓本王有些不敢當了。」
朱玉平正色道:「你我皆為官家做事,王爺既是我的上司,這是萬萬馬虎不得的。以後,下官還要多多依仗王爺您嘞。」
聽到朱玉平這麼說,趙楷也就不再客氣,他點了點頭:「既如此,那本王就不妨直說了。這探事司事物繁雜,小國舅不免操勞了些。若是有甚不便之處,可與本王說與一二。」
朱玉平「嗯」了一聲:「王爺明鑑,你知道我是素來不喜歡做官的。只是官家執意任我為任探事司,這不是為難我麼。」
趙楷微微一笑:「小國舅說笑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