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犁漢 > 第四百零七章 太武

第四百零七章 太武

    演武一畢,張沖特命各部拔擢一批壯年英勇、多歷戰陣的猛士,賜錦袍鐵甲、懸牙牌,書「陷」字,背雲「陷陣士」,刻姓名於其側,以彰顯他們陷陣之志。

    全軍隨後又舉行大比武,槊、射、刀、騎各項大比。

    其中步槊前四百優者,張沖特為一部,用黃絹尺幅,印以朱字,號曰「帳前鐵槍部」,以清河朱靈為將,以衛出入。

    其後張沖又從大比武中,擇體能最優,身長力大者四百人,號曰「帳前鐵甲士」,以李武為將,以壯牙帳。

    實際上,張沖選拔這些勇士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士氣,一方面是來給一些新進的勇士一個超拔的機會。

    比如張沖就知道突騎軍中就有樂進,其人到底是在歷史上以武勇聞名的,在突騎軍中履歷戰功。但到底缺了一份時運,就是在他之上的十部騎將皆為一時之猛將,他到底還是起勢晚了,所以到現在還是一曲將而已。

    所以這次大比,張沖就專將樂進調出,從黃巾舊軍選善騎射、多交鋒之騎卒五百人,配馬匹、鞍轡、衣甲、弓、劍、槍,賜號曰「帳前鐵騎士」。直接讓樂進統領,隨扈兩蹕。

    大比結束後,張沖從府庫中調撥了一批粟米、生豬、肥羊、犒賞三軍。最主要的還是讓新入編制的那黃巾舊軍們嘗嘗葷腥,也讓他們看看,跟着泰山軍走,除了那些口號之外,也是真的給大家吃肉。

    隨後張沖令五軍紮營於鄴城西北口,大飱。爾後他就在眾軍高呼萬歲中,帶着一眾文武吏迴轉幕府,準備細商建制一事。

    群賢坐定,張沖對眾士凝重道:

    「這幾日我日夜深思,反覆想着現在稱王建制的利害,但一直沒能決定好,今日我泰山軍文武俱至,也議一議這事吧。」

    張沖話音未落,就有一士勸道,卻是張沖新的老丈人蔡邕。

    只見蔡老頭怒駁張沖:


    「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諸侯不謀同會,猶還兵待時;高帝征伐累年,猶以沛公行師。今你德義雖明,卻無宗周之祚。威略雖振,未有高祖之功。既無祖蔭,又無大功,怎可稱王?不如深固根本,招賢納士,先拒河北,再得中原,最後上洛。到了那時,無王而王,又何必急在一時呢?」

    蔡邕既作為張沖的丈人,又作為在場文化最高者,他的意見顯然非常重要。

    所以一旦蔡邕反對,後面馬上就有幾個來附和。

    後面就是他的學生阮瑀,時任軍府掌書記,也言道:

    「古之王者,萬乘之國,據土千里,民口百萬。而今我等不過佔大河上下,擁眾五萬,實不足以稱王。再者,我泰山軍號替天行道,救民水火。因稟其大義,故能雄視河朔,抗衡漢室。今舉大號,誠順吏士人所望,然一應虛耗實難避免。不如繼續深固根本,勸課農桑以供資儲,帥五軍以習戰射。一旦四鄰有事則乘之,強則避之,此久長之良策也。且虛名無實,又有何用?」

    阮瑀說的很有道理,當下就有一眾原漢吏出身的幕僚們頷首贊同。

    便是他的老師,蔡邕也捻胡讚嘆:

    「元瑜所言極是。」

    但在一眾應和中,何夔率先說話了。其人道:

    「一派胡言。今天下紛亂,全雄逐鹿,快人一步就是步步快。我贊成渠帥稱王,扛起反漢大旗。」

    何夔怕張沖覺得稱王有點功利,還專門為張沖解釋:

    「古之王者,上受命於天,下播德於民。今漢室德衰,不能庇天下蒼生,使遭世飢亂,流離屯厄。而渠帥畛亂冀州,聚民屯墾,以救性命,有大德於萬民。但冀州既安,中原仍亂,望渠帥應民所望,四海所宗,稱王建制。」

    最後何夔還看了一眼蔡邕,指着在場的這些文武道:

    「在位諸君所以捐軀奮兵,誅討暴亂者,正為渠帥驅除荒蕪。伏願渠帥應天順人,早登王祚,解救蒼生倒懸。」

    在場的不



第四百零七章 太武  
痴人陳推薦:  
隨機推薦:  破天蹤  娛樂帝國系統  網遊之九轉輪迴  天降鬼才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犁漢"
360搜"犁漢"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