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聽說李兆蕃學着趙策複習,也沒說什麼不好。
反而在聽了這模擬的辦法後,覺得還挺有道理。
於是他親自出馬,給李兆蕃正經的出了考試的題目。
李兆蕃拿到題目後,高興的不行。
心想這永西伯真是厲害,自己不過跟着他做了一點,就引得父親對自己重視了起來。
他當即也不含糊,帶着這些卷子,開始了正經的模擬考試。
春天多雨,入了夏後,雨水倒是少了起來。
天氣也開始炎熱了起來。
皇宮的冰窖打開,各處都用上了冰盆。
議事的殿中,擺放着幾盆冰,溫度還算宜人。
今日朝會後的議事,劉大夏專門來找了皇帝。
他把前一陣子皇帝交給他的工作,都做好了。
厚厚的一沓資料遞上去,得到了弘治皇帝的高度讚揚。
弘治皇帝看完後,指着上面的數據說道:「如此看來,宗室與勛貴的俸祿大幅度削減,短時間內確實能解決我大明國庫少銀的問題。」
劉大夏點點頭:「陛下高見。」
「原本若是只單獨對勛貴人家削減,恐會引起所有勛貴人家的不滿。」
「但如今有皇室宗親作為表率,相信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
之前劉大夏提議削減勛貴的賞賜,就遭到了這些人家的劇烈反對。
以至於這事最後都沒成。
但如果這事有皇室宗親在前面頂着,這些勛貴人家就算有怨言,也得閉上了。
畢竟人家皇室中人都被砍成這樣了,連爵位都沒了。
你只不過削減一點賞賜和俸祿而已,又算得了什麼?
不過……
劉大夏道:「陛下,此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皇室宗親帶頭,得要一個靠得住的理由。」
「不然恐會引起所有皇室中人的反對。」
明朝皇帝大都挺短命的。
但皇家宗室的那些人,又大多非常長命。
也就是說,如今弘治皇帝雖然老子已經死了,自己只有一個兒子。
但皇室宗親中那些五代同堂得,還是有的。
就算不是五代,四代,三代的,更多。
唇亡齒寒。
這些人手中沒有實權,可是他們有太祖的祖訓撐腰。
弘治皇帝也想到了這個問題,直接問在場的人。
「眾卿覺得該如何下手?」
李東陽最近容光煥發,摸着下巴精心修剪的鬍子,率先開口。
「得先以功誘之,讓底下的人看到爵位晉升的希望,才好進行下一步。」
「先前陛下派出去的船,船上便有慶成王與襄陽王的幾個兒子。」
「由郡王帶頭,底下的十數個鎮國將軍,屆時回來後,陛下皆可進行加封。」
「由此一來,到後面全面開海之時,看到晉升希望的其他皇親,必會爭先出海,為大明立功。」
「至於餘下不想爭的,那他們就算反對,也無任何用處。」
李東陽的話,讓眾人都點了點頭。
這辦法確實好。
一下子解決了皇親爵位的問題,又能讓這被裁掉的人,不至於無事可做,等着餓死。
謝遷道:「若是如此,這省下的銀錢,大部分投入到東南水師去?」
劉健點點頭,說道:「既要開海,水師的船隻等,也得添置才行。」
聽到全面開海,劉大夏就有些不高興。
又聽到他們這樣安排省下來的銀子,他直接反問:「那邊疆該如何?」
「如今入夏,一直到冬天之前,正是韃子們活躍的時候。」
「老臣以為,這些銀子,可以讓邊關的士兵們,正好吃幾天飽飯。」
弘治皇帝沉吟道:「要開海,水師必定得跟上。」
劉大夏不同意:「我大明一直以來最大的隱患便是倭寇。」
「自上次船隊出海後,便鮮有倭寇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