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二年,三月,夏州,膚施。
膚施,老革命聖地了。
這裏就是後世的陝北革命聖地,當年明末李自成也是從這裏走出來的,當然如果更早追溯,還可以找到《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很多水滸傳的人物,都和這片土地有關聯。
此地最早出現在史冊上,是趙主父與齊、燕共滅中山,遷中山王子膚施於北地郡,鮮虞王子膚施居住的地方後來就被命名為膚施。
其實夏州也是有好地的,膚施就是適合農耕的地方,在後世被稱為塞上江南。
不過此時的夏州,是漢胡雜居,膚施這個地方很多土地都用來放牧。
蘇澤在膚施設置了三個折衝府,安置了三千戶六鎮遺民,此時他正在巡視一處新開荒的農田。
三月份拓荒其實已經晚了,今年的春耕是指望不上了,不過實在不行還可以夏種,再不濟等到九月份種植冬小麥也行。
蘇澤穿着農夫幹活的短褲,赤足踩在淤泥中,獨孤信乾脆就是一副農人的打扮,跟在蘇澤身後半步,介紹拓荒的成果。
「將軍,這是酈公送來農書上所用的『區田法』,此法雖然在《汜勝之書》上也有記載,但是過於簡略,也虧着酈公的農書,才能重現此法。」
其實區田法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深挖區,將一定長度一定寬度的土地,分成相應的區塊,這些區塊稱之為「町」,町與町之間有寬一丈五寸的行道。
每町又豎着挖深一尺,長一丈五分的溝,將農作物種在溝內。
區田法是代田法的進一步發展,深耕有利於防風防旱,保墒增肥,而且區田法採用密植,好處就是方便施肥,所以用區田法的畝產量會比較高。
看着百姓在農官的指導下開墾土地,蘇澤心中也十分歡喜。
緊接着,一身農人打扮的蘇農(【動手能力超強的農家弟子】),站在蘇澤的面前,叉手說道:
「主公,屬下有幾句話,想要講給主公聽。」
這些年蘇農指導拓荒,改良種植方法和農作物,蘇澤一直都對他非常尊重。
他立刻說道:
「夫子請說。」
蘇農說道:
「區田法雖好,但不是說用了區田法就能年年豐產的,行區田法也有許多要注意的事情,好讓主公知曉。」
蘇澤正色說道:
「請賜教。」
蘇農說道:
「種田,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出』和『入』,糧食種出來就是產出,而是投入的種子、人力、肥力就是『入』,這個產出是和投入相關的,產出高自然是投入大。」
「區田法能比代田法產出高,是因為投入的多。」
「首先是深耕就需要比正常耕種需要更多的人力,而區田需要施肥,請將軍將夏州酒糟、豆粕都搜集到膚施,以肥田地,否則不用幾年地力用盡,就無法再高產了。」
蘇澤連忙記下,又吩咐獨孤信籌辦。
蘇農繼續說道:
「地力豐則草盛,所以用區田法必須要組織人力鋤草,行區田所消耗的人力遠甚代田,所以用來開荒應急是最好的,若是等土地多了,還是用代田比較好。」
蘇澤明白了,為什麼在《汜勝之書》上就記錄的區田法,卻沒有在古代廣泛推行,原來就是這麼兩個原因。
工業化之前,肥料的來源就是這麼幾種,最主要的還是人和牲畜產出的糞便。
簡單的說,區田法的高產,是在高肥力和高人力的基礎上,實現的畝產增長。
如果僅僅算畝產這筆賬,那區田法就是《葵花寶典》那樣的武林秘籍。
但是如果算上肥料消耗和人力消耗,在土地空餘的時候實行區田法,反而會透支土地肥力,增加百姓負擔。
蘇澤想了想說道:
「多謝夫子教誨,獨孤信,傳我的命令下去。」
獨孤信立刻開始記錄。
「夏州官營的酒坊,多餘的酒糟都送到膚施,官辦工坊剩下的豆粕也是,並且在膚施新建造的村落中建立化糞池,搜
第310章 世間並無萬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