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也是暗暗感慨,隨着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高,和舊友舊部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自古以來,君臣都是共患難者多,同富貴者少。
因為一個人的身份,往往是複雜多變的。
就拿蘇綽來說,他是蘇澤的師弟,最早的追隨者,政治上的左膀右臂。
同時蘇綽也是武功蘇氏的子弟,是關中士族子弟。
他自幼學習儒學,又是一名儒生。
日後蘇澤當真取得了天下,那蘇綽就是從龍功臣,就是勛貴。
這些身份,都決定了他不會在任何事上都完全跟隨蘇澤的立場,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站在蘇澤的對立面上。
自古以來,登上巔峰的帝王,都要稱孤道寡,概莫如此。
想要讓君臣能得始終,也不能僅僅靠着這點人情。
恩威並施,才是長久之法。
等到群臣散去,蘇亮才對蘇澤說道:
「郡公,洛陽那邊要早做打算啊,特別是并州那邊若是先動手,我們就被動了。」
蘇澤微微點頭,蘇亮能提出這樣的建議,說明經過這些年來的朝堂權威不斷衰落,當葬送了相州官軍後,就連蘇氏兄弟這樣的儒門士族子弟,都已經看清楚了洛陽朝堂的本質。
蘇澤看着蘇亮,這對兄弟也是妙人。
弟弟蘇綽性格沉穩,做事也是走的堂堂正正的王道,無論是治政還是獻策,都是光明正大的陽謀,辦事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甚至有時候群臣都覺得他過於迂腐。
蘇亮則多出奇謀,做事也不擇手段一些,反而比弟弟更加激進。
比如對付洛陽朝廷這件事,蘇澤就不會和蘇綽商議,反倒是蘇亮能夠從集團的利益出發,給出更中肯的建議。
隨着關中平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現在的朝堂就和黃巾之亂後的東漢朝廷一樣,已經徹底失去了權威。
但是即使是董卓之亂後的朝廷,依然代表了王朝的正統。
挾天子以令諸侯,歷史上有太多前輩指明了最佳的道路。
但是擺在關中面前的問題,有這樣想法的不僅僅是蘇澤一方。
掌控晉陽,在并州虎視眈眈的爾朱榮,同樣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洛陽那座至尊皇座。
蘇澤說道:
「景順安心,本公已經安排一支精銳留在華州,隨時準備支援洛陽。」
蘇澤說着支援洛陽,其實他的意思蘇亮也明白,這是預防洛陽生變的預備隊,只要政局發生劇烈變化,這支隊伍就可以衝進洛陽,搶奪政治資本。
這可以是太后,皇帝,可以是一個具有皇室血脈的皇室宗親,也可以是代表了皇室正統性的玉璽,甚至僅僅是一份詔書。
蘇亮卻沒有因為這支軍隊而安心,反而提醒道:
「郡公,從晉陽到洛陽,快馬只需要十日,就算潼關稍近些,萬一生亂也怕來不及啊。」
蘇澤微微點頭說道:
「景順的思慮極是,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那座城。」
蘇亮對於洛陽附近的重鎮關隘都了如指掌,他瞬間明白了蘇澤的意思,反問道:
「郡公說的是北中城?」
「知我者,景順也,正是也!」
北中城,這座城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建造,後來毀於戰火。
而現在這座城,是孝文帝在太和二十年築於黃河北岸,在黃河邊上有能守望相助的二城,置北中郎府領兵戍守。
鎮守北中城的北中郎將,也是洛陽附近頗具軍權的軍事將領,一向都是皇帝親信或者乾脆是宗王親貴出任。
這座城在黃河以北,所以也叫做河陽城。
在這座城的身後,就是從北方通往洛陽的浮橋,是臨近洛陽最後的險關。
而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高歡控制洛陽後,又在河陽建造了中潭城和南城,合稱為河陽三城。
這三座城成了西魏永恆的噩夢,宇文泰多次傾盡全力,都沒能繞過三城攻下洛陽。
由此可見,河陽城在洛陽北部防禦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蘇亮卻皺眉說
第386章 北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