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拔勝沒有想到的是,他從揚州起兵直撲石頭城,這一路上竟然沒有遇到像樣的攔截!
賀拔勝自己都驚了!
要知道揚州是江北防禦重鎮,是南朝國都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此重要的地方,面對賀拔勝這支全副武裝的軍隊,竟然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攔截盤查,就這樣一路輕鬆的來到了石頭城下。
賀拔勝自己都不相信,靠着八百人馬就能一路殺到石頭城下?
不過已經到了石頭城下,賀拔勝已經沒有退路,他命令手下親信手持蕭綱的信物,潛入石頭城中,勸說守將投降。
誰知道賀拔勝的使者潛入石頭城內,卻發現石頭城根本沒有多少守軍,軍營中空空蕩蕩,整個石頭城完全是一副不設防的狀態。
這名使者乾脆就沒有去找守將,而是返回賀拔勝軍中,向賀拔勝報告了這個情況。
這下子賀拔勝反而猶豫了。
前面再怎麼鬆懈,石頭城好歹是建康最後一道防線,再怎麼也應該重兵把守吧?
諸葛亮曾經銳評建康的地勢特點,「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城東的鐘山和城西的石城城,是建康防禦的門戶,據說是東吳孫大帝所建造。
東晉有關石頭城的重要戰役,就發生過好幾次。
晉明帝初崩的時候,王導、庾亮等重臣受遺詔輔佐年幼的成帝。
擁有重兵的陶侃、祖約因不在遺詔之內,便懷疑是執政的庾亮有意刪除,故對朝廷不滿。
這年八月庾亮派他的「布衣之交」丹楊尹溫嶠為江州刺史,鎮守武昌,作為外援西防陶侃,同時修築石頭城,以加強守備。
後來溫嶠、陶侃起兵進逼建康之時,蘇峻匆忙逼迫成帝遷至石頭城,見到城牆高大,最後陶侃只能退兵。
後來蘇峻之亂,蘇峻就攻破了石頭城,曾經一度控制東晉朝政。
這之後,石頭城就成了東晉的權臣的打卡點,王敦、桓溫,這些東晉權臣都曾經攻佔石頭城,控制建康,操縱朝政。
就連當年蕭衍起兵,也是攻佔石頭城之後,然後控制的建康。
在蕭衍主政初期,也非常重視石頭城的防務,他派遣兒子蕭綱負責石頭城的防務工作,石頭城守軍也是精心挑選的精銳。
但是隨着主政時間久了,狀態又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原本南朝的戍衛制度已經接近崩潰。
這根子上,其實還要從劉裕的北府兵開始說。
南朝立國之初的北府兵,給劉宋歷代軍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自然擔心有軍頭繼續效法劉裕上位。
所以劉宋實行了強藩政策,用地方藩王來控制軍隊,從而減少軍頭造反的可能性。
然後就是劉宋宗室互相殘殺,血流成河。
齊太祖為了鞏固中央政權,首先規定皇子皇孫不得設置屯聚兵將的營邸,下令遣散將帥私自招募的私兵部曲。
蕭衍推翻了南齊,最終搞出了一套讓禁軍和地方軍一起衰落的軍制。
蕭衍對於地方藩鎮軍隊人數進行嚴格控制,並且派遣文臣節制軍權。
對禁軍也不放心,經常輪換將領,削減了包括東宮衛隊在內的建康其他武裝力量。
如果只是這樣,倒也不至於崩潰。
但是隨着建康周圍的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導致原本還有戰鬥力的良家子不斷流失,在蕭衍執政中期,就開始在建康城內執行募兵制。
其實募兵制度也沒什麼,歷朝歷代用募兵的也很多,不少募兵也有戰鬥力。
但是自從蕭衍開始發行鐵錢以來,南梁的軍隊實在有些太商業化了。
因為不斷推高的建康生活成本,就連普通的低級官吏,靠着俸祿都無法在建康生存下來。
那些禁軍中的低級軍官和普通士兵,那更是幾乎要餓死。
接着,軍隊為了減輕軍糧供應的負擔,又規定原本發放的軍糧,全部改為發放鐵錢。
除此之外,蕭衍為了建造同泰寺,又下令徵發士兵,在石頭城附近開採石材,運送石材進入建康城內建造佛塔。
就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