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農的短衫上都是泥點,這幾日他天天都在城外的屯田忙碌,考察屯騎營的田畝情況。
「主上,今年春耕已經種下了,現在要翻種肯定不可能了,只能在田間補種一些作物來增加收成。」
蘇澤點點頭,蘇農又連續提了好幾條改進種植的建議,其中包含挖掘一條灌溉渠,在田中使用堆肥等建議,蘇澤全部都記錄了下來。
等到蘇農一口氣說完,雖然都是一些改進的小建議,但是對於提高糧食產量很有幫助。
種田就是這樣,只有精耕細作才能豐收,屯騎營剩餘的屯田本來就不多了,必須要好好利用每一塊田。
只可惜蘇澤目前還沒找到農業書籍給蘇農裝備,目前能做的也就是這些增收的小手段。
緊接着蘇農又說道:「主上,我們的棗林已經很久沒有結果了。」
「為什麼?」
蘇農說道:「各種原因吧,主要還是洛陽這些年的氣候並不適合棗樹結果,還有屯騎營的棗林疏於打理,長了很多雜草雜樹。」
北魏的田稅制度為租調製,對農田產出所徵收的田稅為租,這是土地稅。
調則是以擁有土地的人丁所征的人頭稅,徵收的項目是絹帛、麻布這些農業副產品。
而作為在代北地區起家的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北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喜歡棗樹。
這種痴迷甚至延續到了土地政策中,在授田制度中明確要求一部分授田要載重桑樹,這是為了養蠶,還要求一部分種植棗樹,每年秋天要按照人丁上繳干棗作為調賦。
屯騎營的土地雖然是屯田,也要按照比例上繳租調,如果沒辦法完成,蘇澤這個旅帥兼任典農令就要被朝廷問責。
「有什麼辦法嗎?」
蘇農搖頭說道:「這片林子根本不適合種植棗樹,棗樹打理的也不好,光長葉子不結果。」
蘇澤也明白嚴重性,棗林不長棗子,那每年還要再額外去購買干棗交稅,一來一去可就虧大了。
蘇農遲疑說道:「屬下倒是有一個辦法。」
「你說說看。」
蘇農說道:「我們乾脆不種棗子,用這片林子放養柞蠶。」
「柞蠶?」
蘇農點頭說道:「柞蠶和桑蠶差不多,但是不止吃桑葉,很多樹葉也都吃,棗林里長了很多構樹,這些葉子都是柞蠶吃的。」
「柞蠶吐絲後的柞蠶絲,比桑蠶絲要差一些,但是也能賣出價格來,完全可以補貼棗林的收入。」
果然還是要人才啊!
蘇澤連連點頭說道:「就按照你說的辦!」
看着蘇農走出屋外,蘇澤盤算着儘快給他找一本農業書籍準備着,這樣又能提高他的農業水平。
如果系統遲遲刷不出來,要不要去國子監找崔光借一本來抄?
另外《齊民要術》也算是農書吧?賈思勰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吧?不知道書有沒有寫出來呢?
蘇澤揉了揉臉,只覺得事情千頭萬緒,要是沒這個系統,以自己的出身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做個軍頭了吧?——
和蘇澤為了屯騎營發愁不一樣,侯淵這個材官營旅帥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侯淵還沒到任,手下就按例送來的旅帥應得的例錢,甚至還比別的旅帥多了一份「賀錢」。
侯淵在軍中什麼事情都不用管,每日只要和國人羽林軍官們飲酒作樂就行了。
侯淵今日來到材官營,卻見到行軍司馬穆少游強顏歡笑。
穆家也是孝文帝親訂的甲姓高門之一,是鮮卑八部中的丘穆陵氏改的漢姓,但是現在已經沒落。
沒落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政治鬥爭的失敗,穆家最顯赫的大臣穆泰,在文明太后執政期間,曾經因為調和孝文帝和文明太后的關係,而在孝文帝執政前期得到重用。
但又因為反對漢化改革,穆泰牽涉到了廢太子元恂的謀反中,最後被孝文帝誅殺。
自此之後,穆家雖然還頂着甲姓高門的名頭,但是已經再沒有子弟出仕清貴華選的官職,穆少游本身也是穆家的旁支,也只能授材官營司馬這樣的軍職。
第102章 柞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