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又一封的信。
每次,柳文岳都是先看密押,之後,裁開,看過之後,圈上一些問題,記在一邊
所有的消息匯聚完,通過最大公約數,其實就能知曉基層最普遍、棘手的問題。
可惜,有些事情,可以解決,有些現階段解決不了,或者說,得不償失。
主要還是生產力不夠。
對比之前這邊的日子,其實也不錯了慢慢來吧。
就好比,這邊人愛吃蘸水,那是真的愛吃?一頓不吃渾身刺撓?
扯淡。
完完全全是地理因素。
少油少鹽,可不就得想法子珍惜一點,多整點酸辣的,開開胃之前這邊做飯,類似火鍋。
眼下,油鹽足夠,大家明明還是更愛吃炒菜。
哪怕基因使得蘸水不下桌,每一個蘸碟裏面也都是重油重鹽,不像之前一樣。
油就不說了,反正是動物、植物油,瘋狂堆量。
鹽其實更簡單向大海伸手。
不僅僅是自己吃,還販賣,哪怕柳文岳課稅較重,也都有的賺。
幾乎是無本買賣,沒點實力的,還插手不了這個買賣。
隨着柳文岳的到來,各種安定地方,刺激經濟的政策出來,坐地戶們也越發謙卑,願意跟隨柳文岳的指揮棒動。
沒辦法。
他們根本反抗不了。
特別是治安、環境、道路良好,瘴氣幾乎消失,就算是發病,各大醫館也都有相應的急救措施,這時候,隨着柳文岳的有意推動,中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落戶交州這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一年保底兩熟,甚至能達到三熟誰不眼熱。
來了就發一百畝地,你就種吧!
當然,這些繳獲的熟田,田骨在都督府抓着,一般人只有田皮,除非你自己開荒,田皮田骨才都是你的。
重點還是稅收公平透明田產的稅,只有三成,誰他媽敢多收,你弄死他都不算錯。
柳文岳背書的政策,下面人根本不敢多伸手。
要知道,移民的命令是由下而上,多是鄉黨寫信呼朋喚友,亦或是百貨大樓的商業體系觸角延伸,鼓動而來。
正經地方上能活下去的,誰他媽拖家帶口,去萬里之外,搏一個機會?
能來的,敢來的,願意來的,自然帶着點刁民屬性。
還不提,第一批落戶的,幾乎都是戍邊的各地統軍府士卒。
也別說統軍府士卒都是地主出生的良家子,也就關內道能勉強把人人一百畝土地推行下去,其餘各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為了多攢一畝土地,那也得四處撕咬,且地主家又不是一個兒子,碰到這麼好的政策,可不得立刻讓庶子們帶着村裏的鄉黨跑路,既能緩解土地壓力,還能給同宗同族多點希望,日後要是有天災人禍,說不定得拖家帶口跑路過來求一條生路
庶子帶着半個村子跑路的,或者是獨自跑路的,很多。
官員們有點不開心,治下人口少了,影響政績。世家們有點不開心,幾十上百里的土地沒人耕種、收割,有點用工荒,哪怕是砸錢多買點奴隸也沒用,種地也是手藝活,奴隸還真不怎麼會。
別說阿巴阿巴的奴隸,就算是正經的炎黃遺脈,會說漢話的,他們都不知道什麼叫農家肥,這邊寨子都是上面住人,下面養家禽,主打一個原湯化原食實際上,人體廢料給牲畜吃,遠遠不如製成農家肥的利益大。
奴隸更是,你讓他挖礦行但是玩精細活兒,可得培養一番。
當然,對於皇帝而言,李二很滿意。
原本名義上的嶺南道,逐漸開始實控。
就算是柳家逐漸世家化,實力超越一票老牌世家,可那又怎麼樣,有人得到了什麼,有人就會失去什麼,這是不是可以利用的矛盾?況且,柳文岳喜歡帶着皇家一起發財
大唐的實力在增強,皇家的實力在增加。
這是好事情。
要不然,李二也不能同意,今年開始,科舉會給嶺南道士子兜底一些位置
科舉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神聖,實際
第179章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