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變換,屏幕上出現一幅新的課堂範例。
路老師說道:「這是今天要看的最後一張畫。作者,大家應該很熟悉,米國畫家安德魯懷斯。
人們提到懷斯的作品,通常會說,他表現米國式鄉愁或者憂鬱氣息。我們今天要看的是他的技法。你們都看過他的水彩與油畫,現在,我們看到的作品,是他用丹培拉材料創作的」
她講完最後一幅作品,低頭看看時間,再看看課堂上的學生們。很多學生的眼睛裏,已經有一些迷茫和麻木。
果然又是這樣老師在心裏吐槽。
姜哲注意到老師的表情變化。
出現這個狀況,不能怨學生,也不能怨老師。
一上午的時間,大批量的新知識,一股腦的灌進去,無論你有多麼大的熱情和興趣,都會被這些知識,灌的無所適從。
大學階段的學習與中學時期不同。中小學的老師生怕學生不會,所以要把難點拆解,拆解到學生能接受的程度。在大學階段,大多數老師講授的知識,差不多是他最擅長的領域。每個人最擅長的領域,必然要做大量的研究。講授的過程中,所包含的信息一定很多,很多學生難以適應。
姜哲理解,為什麼曾經有高年級的學生說,路老師的課比較難懂。
「今天上午,我講了一些丹培拉技法的入門知識,可能同學們暫時不能消化。這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理解。
我簡單總結一下。這些技法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中的畫家們,會選擇更實用,更適合的方法。我們今天研究過去的西方繪畫作品,經常遇到材料上的疑惑,就是因為他們不會輕易排斥新技法,大膽的混合使用材料,有些是獨創的。比如,達芬奇使用的顏料就非常容易裂。
我們也不能排斥新材料,新技法。在這4個周的色彩課上,我們除了學習過去的方法,還要學習當代的新材料。」
她及時收住話題:「下午,我來演示,然後開始實踐。」
老師宣佈下課後,同學們帶着一堆的疑惑,紛紛離開。
中午,姜哲和陳嫣在食堂吃飯,付敏和牟星等幾個同學,也湊到一起,邊聊邊吃。
「聽路老師講課,感覺我們要準備好多材料」
「我錢包,又要瘦身了。」
也有同學表示質疑:「我看過路老師的畫,都是一些抽象甚至意象的作品。怎麼需要用這麼多材料!」
陳嫣聽到幾個人準備一起買材料,希望能省錢。就悄悄對姜哲說道:「幸好我沒選純藝術專業,我們沒這樣的課。」
姜哲笑着說道:「你倒是想選,你」
陳嫣知道他說什麼,急忙把一塊兒紅燒肉餵到他嘴邊。
周圍幾個同學急忙轉過臉去,不看這畫面。
午休之後,姜哲和同學們聚集在畫室。
接受了新知識的洗禮,越發期待路老師的演示過程。
路老師帶來一大批演示用的材料。同學們一起幫忙,在教室中間拼出臨時的工作枱,然後,圍成一圈,等待觀看演示。
路老師把材料依次擺到工作枱上。
姜哲非常認真的觀察老師擺放的次序和位置。
記得有一位知名的國畫家,曾經讓他的兒子去拜訪同級別的另一位畫家,並且記住其畫案上材料工具的擺放位置,從中可以窺見其作畫程序和辦法。
路老師把幾塊裝裱畫布的木板,以及幾幅半成品,擺好,然後,接着擺出各種窄口玻璃瓶,研磨板研磨杵,裝有顏料粉的瓶子,以及不同型號的畫筆
大量的工具,佔據了大半的工作枱,感覺像是準備做實驗。
路老師檢查工具後,學生們問道:「上午,我講過,使用丹培拉繪畫,要先配製丹培拉液,有的也叫乳化液。
天然材料的乳化劑,是哪兩種?」
「雞蛋液和牛奶酪素。」付敏搶着回答。
路老師糾正:「意思對了。蛋液和酪素就可以。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工的材料,可以製作丹培拉液。比如,用類似阿拉伯樹膠的各種膠,兌水製作,甚至肥皂和蠟也可以做。
但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