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先帝之時,建立西園中軍,先帝親臨校場演武,指點江山,八校尉為之響應,彼時大漢局勢雖然混亂,但尚在掌控,先帝訓練強軍,後必安社稷。」
御台之上,曹操似乎是情難自禁,完全忘了君臣禮節,就這麼緊緊拉着劉協的手不放,在一番君臣寒暄之後,就聲情並茂的回憶往昔起來。
一說到昔日風光之時,他的臉上便也浮現出懷念之色。
那時的大漢,起碼還算是正經的朝廷,天子也有該有的威權。
「可惜先帝駕崩、董賊禍亂,我大漢的局面徹底崩塌,如今再看,江山社稷已經一片飄零,北有許賊逞凶,西邊韓遂馬騰擁兵割據,各地州牧郡守也都離心離德,每每念及此處,臣都不禁痛心疾首。」
聽着曹操的話語,劉協的神色也不禁黯然,這等狀況誰最痛心,那一定是他這個大漢天子。
被話語帶動了思緒,劉協也不禁在想,局勢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呢。
先帝還在的時候,大漢不管再怎麼亂,朝廷起碼還能運轉,各地刺史郡守也都會聽從朝廷命令,那時候國家機器還是有效的。
大漢這駕馬車就算在走下坡路,怎麼也不至於只在幾年時間就一下子衝進谷底的。
劉協神情抑鬱,長嘆一聲:「曹卿所言亦是朕之所哀,我大漢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模樣,這天下還有多少人是大漢的忠臣。」
「臣曹操,永遠都是大漢的忠臣!」
曹操聞言,神色一正,鄭重其事的回應起來。
只是隨後,他的神情就變得憤恨起來,又是之前那痛心疾首的模樣。
「說一千道一萬,一切事情都由董賊禍亂而起,當初先帝駕崩,引董賊入京就是最大的錯誤,若非如此,當今局勢必不至此!」
劉協聞言,沉默着點點頭,已經漸漸脫離幼稚天真的他,當然知道今日局勢的源頭不是單純的某一個事件引發,而是一系列事件不斷演化相互影響最終導致的結果。
如今世道混亂,是朝廷吏治崩壞,是黃巾禍亂,是士宦不死不休的矛盾鬥爭等等原因共同作用導致。
但不管怎麼說,董卓入京確實是其中影響最為惡劣的事件,說是大漢崩塌的罪魁禍首毫不為過,自此之後大漢朝廷和各地地方就已經硬脫節,王制崩塌,各地自行其是,大漢才算真正到了神仙難救的地步。
董卓入京確實是最大的錯誤,做出這個決定的人萬死不能謝罪!
念及此處,劉協腦子裏突然蹦出來一個名字,這名字正是袁紹!
雖然當時是大將軍何進下令董卓進京,但這個事情卻是袁紹不斷勸導才最終實現,如今何進已死,袁紹更應該是此事的罪魁禍首!
「哼!」
劉協的一聲冷哼雖然很輕,但曹操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他心裏也就隨之一喜。
看來自己的一番暗示已經達到效果,只要讓天子記恨着袁紹,那就算是給袁紹埋了一根釘子,焉知將來會不會給自己搶奪天子創造出好機會。
看着袁紹藉助天子名義號令群雄,曹操實際上眼饞的厲害。
上次若不是讓袁紹搶佔先機,這會兒天子應該在自己手裏才對。
君臣兩人又是一番交心談話。
曹操不時溫聲細語,不時言語激憤,態度時張時馳,把劉協這個少年天子輕鬆就拿捏住了。
很快,劉協就對曹操相見恨晚,完全把曹操當做大漢忠臣。
直到不久後,遠處傳來嗚咽的號角聲,曹操才依依不捨的對劉協拜別,他知道這是諸侯聯軍要商議軍事了。
劉協把曹操的手緊緊抓了一會兒:「此戰朕會隨軍督陣,惟願曹卿能奮勇作戰為大漢殺退強敵!」
曹操重重的點頭:「陛下放心,只要臣曹操還在一天,大漢就一天不會倒,臣永遠是陛下最為堅實的後盾!」
聽聞此言,劉協竟是眼睛有些濕潤,此時此刻他真覺得曹操是自己可以倚仗的忠臣。
不必再有多餘的話語,君臣兩人對視一眼之後,曹操便轉身而去,劉協看着曹操背影,頓時有悵然若失之感。
等到曹操的身影
第215章 要睡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