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還沒有建設過太大的太空軌道平台,太空製造什麼的根本不可能,所以唐超這次搞了比較大一點的太空軌道平台,可以做一些工業製造方面的實驗,為以後真正的太空製造廠打基礎。
天庭空間站的工業區就是幹這個的,大軸上的製造中心可以生產一些標準的工業零件,也可以用3d打印製造一些的異形小零件,供給旁邊的軌道維修廠使用。
軌道修理廠有兩個,安裝在製造中心的兩側,它們是大結構的獨立艙室,可以像航天飛機的貨倉一樣打開,只不過它們更大,直徑達到了12米,長度也有30米。
咳,是的,天庭工業區模塊有變化,雖然當初制定了計劃,但是計劃……不就是用來改的嗎?
當初工業區定的直徑是8米左右,後來又感覺小了,所以就做了修改。
一些功能複雜的模塊都是領航者自己生產,所以修改了數據也不怕,公司有總設計圖,再進行修改就可以了。
那些已經接了生產訂單的公司不受影響,領航者會把它們造的東西合適的對接到天庭空間站上。
維修模塊的維修艙裏邊有很多太空版的維修設備,而且艙蓋關上之后里邊可以加壓,所以只需要穿着輕便的艙內宇航服就可以工作,非常方便。
擴充內部空間之後的維修廠不僅可以維修衛星,連大一些的空間站艙室都可以修。
甚至是奔月號登月飛船,它也可以直接塞進單個維修艙里進行保養和維修。
你想想,光一個維修艙的直徑都達到12米了,而且長度也有30米,長征九號和遠航號根本扛不住,肯定需要更大的火箭。
那麼說……有嗎?
當然!
領航者已經不是以前的領航者了,公司全部建設完畢之後唐超膨脹的不行,隨時可以拿出一種現階段需要的航天設備來進行生產製造。
不過不着急,火箭的發佈在空間站之後,一個運輸工具怎麼能喧賓奪主呢。
奔月號飛船可以直接開進維修艙,但是空間站模塊和衛星可沒有長距離變軌和移動的能力,所以到時候會給工業區配備兩艘太空小艇。
有需要維修的衛星,拿到對應公司和對應航天機構的訂單之後,維修廠可以派小艇去接收,然後拖回軌道維修廠,修好之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放回去,保證服務到位。
人造衛星可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有時候僅僅被微小隕石和太空垃圾撞一下就廢了,其實有可能只撞壞了一個小零件,以前沒能力維修,一個小零件壞掉就等於整體報廢了。
等天庭空間站造好之後就沒問題了,有需要直接修理就可以了。
除了維修和保養? 還可以給人造衛星進行升級。
畢竟地球上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有的衛星壽命還長? 可就是設備跟不上需求了,如果有了軌道維修廠,能在太空打印的零件就打印? 不能打印的就在地面製造或購買? 然後或搭車或專門的使用航天設備送上來。
到時候給過時的衛星升升級,做一做保養,又能重新成為靚仔,繼續圍着地球轉。
沒有維修任務的時候小艇也不會閒着? 都說了衛星是寶貴的資源,不僅正在運行的是? 連報廢變成太空垃圾的也一樣是。
從地球往太空運輸各種材料的成本很高,哪怕掌握了火箭的可回收技術也一樣,現在月球基地的能力也有限? 科研實驗才是它現在的主要任務,根本就不可能為地球軌道空間站提供各種材料。
所以那些已經被送到太空,並且已經報廢,暫時還沒有墜入大氣層燒毀的太空設備就是完美的材料來源了。
只要派遣太空小艇去把它們收集回來,然後丟進軌道製造中心的材料回收區就可以了,等一些時間之後,各種材料就會被送進制造區。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回收材料的同時順便清理了地球軌道,減小的正在服役的衛星、空間站、飛船被太空垃圾撞擊的風險。
至於太空小艇的燃料從哪來,甚至衛星和其他飛行器維修保養之後需要補充燃料從哪來,這就要說到月球基地計劃了。
也就是天夏現在正在月球進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