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做事向來雷厲風行。當初既說要三拜九叩拜遍京中京外的寺廟庵堂,為父母兄長和亡夫祈福,如今果然說到做到。
只是這二三月的燒香拜佛究竟有幾分真意,又有幾分醉翁之意不在酒,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說旁人,長嫂馮氏便有些瞧不慣小姑子的惺惺作態——既念着夫妻情分,當初又何必以勢逼迫,非得叫趙家寫了放妻書回家,連累的陳家女兒都遭受非議。既沒了夫妻情分,如今又弄得滿城風雨,好似她情比金堅。種種作態,真叫人不舒服。
奈何陳氏在家受盡萬千寵愛,不光是公公婆婆任由她折騰,就連夫君陳珪也對此事頗為贊同。馮氏就算有滿肚子的不以為然,也不敢表露半分。
只是在衾被之間,同陳珪悄悄的議論道:「蕙姐兒自回家中,便不再是趙家的媳婦。如今卻又穿戴重孝在家裏行走,未免衝撞了公公婆婆。外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咱們陳家有白事呢。多晦氣呀。」
陳珪皺眉,看了髮妻一眼,沉聲說道:「我知道你自打進門兒,便同蕙姐兒不服。不過姑嫂之間向來難以相處,蕙姐兒的性子又被爹娘養的驕矜了些。但凡平日裏她有尖刺兒的地方,你能忍就忍了。這是你的好處。既然是好處,就仔細揣着,別弄丟了。」
馮氏被陳珪一番冷言冷語說的心肝肺疼。深吸了一口氣,悄聲抱怨道:「我又是為了什麼?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好。婉兒今年雖然才九歲,可是橈兒已經十一了,過兩年便要議親,倘若蕙姐兒總是這般行事倒三不着兩的,別人只會說咱們陳家家風不正。到時候還有哪家好閨女願意嫁到咱們家?還有哪家的好郎君願意娶咱們家的閨女?你怎麼就不懂我的心。」
陳珪聽着髮妻的一番抱怨,厭煩的皺了皺眉,因說道:「照你這麼說,我們陳家為了一雙兒女三四年以後的婚事,就該冷眼瞧着蕙姐兒在夫家受磋磨,被他們一家子逼死了也不管才好?」
馮氏一時語噎,忙氣急敗壞的道:「我又何曾說過這話?你也太肯把人往壞了想。」
&知道你的意思!」陳珪冷笑,坐起身說道:「你瞧不上蕙姐兒的行事,或者在外頭聽了幾句風言風語便惱羞成怒,想把一肚子氣灑在蕙姐兒身上也是有的。可我今兒把話放這兒,我陳家就是這個門風。別說今兒蕙姐兒死了男人要回家改嫁,就算來日婉兒遇到這事兒,我也不會為了那麼一塊破牌子就讓她在夫家當活死人。我們陳家就沒這沽名釣譽的習氣。」
頓了頓,陳珪又說道:「蕙姐兒自從家來,為什麼要穿着重孝去外頭求神拜佛,磕頭燒香?你以為她真的相信佛祖能顯靈?還不是外頭有一起黑心爛舌頭的人胡亂嚼舌根兒,逼得她不得不如此?這都是為了陳家的名聲。我們都是陳家的人,關起門來應該相互體諒,各有盡讓,如此才是一家人的好處。為了外頭不相干的人為難自己的骨肉血親,你也就這點兒出息。」
馮氏聽着陳珪一番顛倒黑白的話,越發氣的笑出聲來。「我為難她,是她為難我。她這麼一鬧,別說我們陳家的名聲,連她自己又能有多清白。你是沒聽見外頭那些人說的多難聽。什麼重情重義,艷名遠播……這是形容好人家女兒的話嗎?」
&沒什麼不好的。至少現在滿京城都知道我陳珪有個姿容出眾,性情剛烈的妹子。前兒主事大人同我閒聊,還曾提過此事。」陳珪不知想到了什麼,笑着說道。
馮氏聞言反倒是一怔,脫口問道:「尤大人?」
&不就是他。」陳珪哂笑應道。
馮氏皺眉,「他不是才死了老婆,怎麼還有心情議論這些個?」
&了老婆而已,又不是死了老娘。」陳珪隨口應了一句。旋即反應過來這話說的不對。忙岔開道:「不過是閒談間隨意說了一句半句而已。」
言畢,不欲在這話題上繼續聊下去。轉口說道:「蕙姐兒如今帶着兩個侄女兒在家守孝,你身為嫂子,長嫂如母,要多體諒關懷才是。要知道我妹子那般姿色,那般心性,總不會一直呆在家裏。還有我那一雙侄女兒,眼下雖然不顯,可也能看出是美人坯子。將來或嫁寒門士子或入高門為妾,總能為橈兒添一份助力。你可別因着婦人間的小心思,得罪了咱們家的貴人。」
馮氏聽的心驚肉跳,忙捂着胸口說道:「你該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