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綠皮火車廚神開始x164的天路之旅第一百零五章三合油,刀切肉!來到這個平行世界後,周州也曾在網上搜索過這個世界的焦底炒涼粉,結果搜索出的所謂『秘訣』無非就是西瓜黃豆醬和炒焦底的手法,卻始終沒有觸及真正的秘密所在。
汴梁炒涼粉和別處炒涼粉的最大不同就是那層焦香的底兒,可是這道美食之所以能夠讓人吃過後念念不忘,焦底只是一部分原因,很大程度上還要由醬料來決定。
發酵後的西瓜黃豆醬有着西瓜的天然甘甜和黃豆醬的醇厚豆香,當這兩種味道相互配合的時候,就形成了汴梁炒涼粉最獨特的味道,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西瓜黃豆醬的真正秘密。
這醬就不能傻傻的直接用!
在使用之前,還要有一道『炒醬』的前期程序,而且不同於老北平炸醬麵的那種炒醬,是要向裏面添加『三合油』的。
什麼是三合油?
雞油、豬油、牛油!
雞油鮮、豬油醇厚、牛油後味綿長!
合理配比的三種油在三四十度的低溫中相互融合,然後就要迅速放入西瓜黃豆醬,用炒勺快速翻炒,油溫一到六十度就要立即出鍋,這樣炒出來的醬才是最配焦底炒涼粉的。
用它炒出來的涼粉鮮美且具肉香、後味綿長,西瓜的甘甜被鮮厚的油壓住,會保留下一絲甘甜回味,卻又避免了甜鹹口的尷尬,這才是汴梁炒涼粉的真正秘密所在。
為什麼很多汴梁的炒粉師傅都達不到夜市上『老張炒粉』的效果?
他們不是不懂炒醬,就是在三種油的配比和火候掌控上出現了問題,達不到炒涼粉要求的咸香中帶有甘甜回味,焦香中卻無焦糊的要求;結果炒出的涼粉不是甜不甜鹹不鹹的,就是帶有焦糊的味道,自然沒辦法成為汴梁第一家。
什麼叫做百年經驗?
就是三種油的合理配比和炒醬的火候控制能力!
勤行有句名言,『配菜不難配油難,炒菜容易難炒醬!』
為什麼這樣說?油的味道是要鍋熱後才能散發出來的,配油就沒辦法通過嗅覺去控制,等到油溫升起來了你才發現某種油放多了,還能來得及處理?所以這比配菜難多了!
炒醬也是一樣,這東西鍋溫不夠、炒制的時間不夠就會欠火候、醬不夠香;鍋溫和炒制時間稍過一點,那就容易糊鍋。
甚至你炒勺動的稍慢稍快,都會影響一鍋醬的成色。
想要配好油、炒好醬,沒個十幾二十年的功夫成嗎?可是又有多少廚師能夠耐下心來用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練習?
備下這鍋醬,周州才算有時間拿起霞姨送的大搪瓷缸子灌幾口紅茶,同時不忘提醒三位幫廚開始分割清洗過的豬肉。
汴梁灌湯包子的用料並不複雜,除了豬肉就是大蔥,還有就連豫省人都會誤解的『豬肉凍。』
這其實也不能怪人誤解,灌湯包子並非是汴梁獨有,外省也有用蒸面做的各種灌湯包;如果你到了金陵甚至還能吃到甜口兒的豬肉灌湯包子,甜甜的豬肉包子再配上糖分絕對充足的赤豆元宵粥,簡直可以甜到人的心裏去,是無數金陵遊子夢中的家鄉味道......
各地的灌湯包有甜口兒也有咸口兒,以豬肉、羊肉、牛肉、蝦、老鴨為主味的更是數不勝數,算是各有特點,可它們裏面的湯卻無一例外都要用皮凍來實現。
因為這足夠方便,只需要將皮凍放進餡料,上籠一蒸就成了灌湯包,可是啊...皮凍的天然缺陷也是非常難以彌補的。
首先就是一旦成凍,則鹹度不好控制!
再高明的廚師也無法保證皮凍在凝成時鹹度可以均勻分佈,往往是底部的皮凍較咸,上部的皮凍較淡,這個餡料可怎麼調?
所以用皮凍做出來的灌湯包最大的問題就是味道難以掌控。
其次就是皮凍始終少了一味鮮香,遠遠比不過現熬的大骨湯
第一百零五章 三合油,刀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