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無事,那就跟你們說一說兵政的事情。」
雲逍覺得很有必要,給崇禎和幾位重臣灌輸一些後世的軍隊理念。
以前不管是李邦華在京營的兵政革新,還是孫承宗在遼東的軍務部署,以及傅振商在南直隸的兵務整頓,都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治本不治根的應急之舉。
如今大明的局勢,已經初步穩定。
建奴被斷了晉商的供血,孫承宗、盧象升不斷襲擾,讓建奴顧此失彼,加上建奴內部又內鬥不休,暫時還威脅不到大明的國本。
西北的民亂雖然尚未完全平定,跟歷史上那樣愈演愈烈,最終呈燎原之勢,已經不可能再現。
因此可以着手大刀闊斧地改革兵政。
雲真人雖然不懂兵政,可沒吃過豬肉,卻總見過豬走路。
後世軍隊建設的基本理念,卻多少還是知道的。
此時給他們指出軍隊建設的大方向,不知道要少走多少彎路。
「雲真人且慢!」
不等雲逍開口,李邦華忽然開口。
然後他讓僕役找來紙筆,準備將雲逍講的東西記錄下來。
雲逍點點頭,認真聽講的好學生,總是能討老師喜歡。
崇禎等人也都洗耳恭聽。
「剛才說了,軍隊是國之利刃,萬不可廢!」
「因為擔心武將造反,而處處壓制武將,甚至將其視作豬狗牛馬,如同因噎廢食,萬萬不可取!」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雖然避免了再有黃袍加身的事情發生,卻也導致三百多年的弱宋!」
「因為擔心武將做大,默許甚至是指使文官陷害狄青、岳飛等名將,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更不能有!」
雲逍算是給崇禎留了點情面,沒有說老朱的事情。
他為了給孫子鋪路,殺光了身經百戰的名將,結果又如何?
孫承宗正要開口。
雲逍知道他要說什麼,擺擺手,接着說道:「將領擁兵自重,導致藩鎮割據,甚至威脅到皇權安危,自然是不得不防。」
崇禎身子前傾,問道:「可有兩全之策?」
雲逍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有!」
崇禎大喜。
孫承宗、李邦華是知兵的,見雲逍說的如此果斷,都是覺得不可思議。
既不能壓制武將,又要防止武將擁兵自重,這本來就是相互矛盾的事情。
從古至今,哪裏有什麼兩全之策?
「為了保證寶劍不會傷到自己,通常會將寶劍收入劍鞘中,殺敵時寶劍才會出鞘。」
「軍隊也是如此,必須要建立合理的軍制,防止軍隊作亂。」
雲逍的語氣篤定而又透着自信。
後世的那些大國,為什麼沒有軍隊造反?
就是因為有合理的軍制,讓軍隊失去造反的可能。
比如那場轟動全世界的叛變。
那位國家副統帥、軍隊總指揮,真正的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可他叛逃時,連一個班的兵都帶不走。
這就是軍隊組織架構在發揮作用,杜絕了軍事政變的一切可能性。
「願聞其詳!」
崇禎顯得十分急切。
沒有哪個皇帝,不擔心軍隊會威脅到皇權。
「只要牢牢把握四個原則,軍隊就絕對反不了。」
雲逍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侃侃而談。
「其一,以文制武。」
這一條倒不是什麼秘訣。
從宋朝到大明,這一手玩的爐火純青。
到了後世,同樣也採取的是這種策略。
世界大國,軍隊的最高領袖都是國家元首,國防部長都是文官。
雖然有個別例外,但國防部是空架子,不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
而在一些小國,為什麼經常發生兵變?
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搞反了,不是國家元首兼任軍隊領袖,而是軍隊領袖靠政變當上了國家元首,成了事實上的軍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