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項,說起來簡單。」
「除了兵器裝備,其他三項,都是兩百多年積累的沉疴。」
「要想根除舊弊,又是何其困難?」
雲逍搖頭一嘆。
別說是崇禎,連他想着都是頭皮發麻。
「叔父曾說過,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有叔父謀劃,陛下又下定決心,朝中有溫體仁、李邦華等能臣相助,無事不成!」
崇禎斷然說道,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堅決。
雲逍一陣意外。
『侄兒』如今,讓人刮目相看啊!
不過仔細想想,崇禎態度如此堅決,倒也十分正常。
歪脖子樹的威脅,時刻都在那裏呢!
再怎麼艱難,都不得不痛下決心做出改革。
歪脖子樹,真是個好東西啊!
「忠烈祠落成,需要立碑祭文。」
「叔父才學冠絕當世,到時候有勞叔父了。」
崇禎滿懷希冀地說道。
你想讓叔出醜是不是雲逍呵呵一笑。
「叔是方外之人,不便寫這樣的東西,還是找其他人吧。」
貧道的雞爬字體,怎麼能拿得出手?
所謂的才學叔是文抄公好不好?
寫詩作詞都好說,怎麼都能找到一篇應景的。
祭文這東西上哪兒抄去?
總不能寫『三年以來,在抵禦外辱的戰爭中犧牲的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崇禎只得作罷。
告辭雲逍,回到皇宮。
獨自在文華殿獨自沉思良久。
關於兵政改革,在心中有了大致框架。
「宣溫體仁、張維賢、李邦華!」
崇禎迫不及待地找來三位重臣商議。
三人不知道皇帝宣召,又是有什麼急事。
來到文華殿後,都是惴惴不安。
「召三位卿家前來,是為兵政一事。」
「兵政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甚至不改就會亡國的地步。」
「三位卿家,可有什麼良策?」
崇禎提出兵政改革的事情。
三人面面相覷,沒人開口說話。
兵政改革,就是一個超級馬蜂窩。
李邦華以前整肅京營,僅僅只是按照舊有的制度,整頓占役、虛冒等弊端。
並沒有大動干戈,更不敢逾越舊制。
結果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被群起而攻之。
若不是雲逍,他現在已經回鄉種地去了。
一個京營都是如此,何況是整個大明的兵政?
況且如今兵政弊端重重,即使想改革兵政,也無從談起啊!
輪到朕顯聖的時候了崇禎風輕雲淡地一笑,智珠在握。
溫體仁心中一動,說道:「陛下定是胸有成竹,還請明示。」
「那朕便隨意說說。」
崇禎不急不緩地道來。
「要想根除兵政陳弊,須從四點入手。」
「一曰,思想保障。」
「二曰,組織制度。」
「三曰,裝備體系。」
「四曰,後勤保障。」
「此四者,缺一不可!」
三位重臣一臉懵逼。
崇禎繼續滔滔不絕,向三人一番詳細解釋。
倒也不是全盤抄襲,加了不少自己的創意,還有一些具體的舉措。
一口氣說了一個多時辰。
溫體仁等陷入強烈的震撼之中。
崇禎將三人的神色收入眼底,風輕雲淡地一笑。
什麼,愧疚,羞恥?
借叔父的主意,有什麼好愧疚和羞恥的?
「陛下聖明!」
「有此四策,定能一掃兵政沉疴,重振大明軍威!」
「陛下高屋建瓴,武略堪比太祖、成祖,臣,佩服的五體投地!」
溫體仁反應
第241章 氣象一新,皆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