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行政官便遷做監察官,如推官、知縣、中書舍人升為科道官,按察僉事升為布政司參議。
洪武時極為重視官員的內外平衡,就是防止他們結黨營私過多。
在王布犁看來,丞相胡惟庸給吳衛畫的餅很大。
他一個六品官就是坐火箭,也不可能在三五年內進入六部當侍郎之類的,更不用說尚書。
排在他前面想當尚書的人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而且老朱也不會給胡惟庸那麼長的時間,去肆意發展自己的黨羽。
在座的各位胡惟庸黨羽,沒幾年活頭的!
洪武元年朱元璋雖然設六部,但六部權輕,多仰仗丞相意指。
吳衛是相信胡惟庸能夠提拔他的,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
吏部往下下發調動,那就是胡惟庸的一句話,根本就不用過朱元璋。
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處死,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才由原來的正三品衙門上升為正二品衙門,成為文官最高品秩的官署。
他們之間用不着有丞相官署作為橋樑了,由皇帝直接控制。
可現在吳衛要調動,不過是胡惟庸的一句話。
「胡相,可是我並沒有滿任期呢。」
對於吳衛的擔憂,胡惟庸輕蔑的一笑。
文官遷升、改調,一般在官員任滿考績之後進行。
如果國家機構缺員,所遷升官員又未任滿考績,那麼必須經過推薦才能任命,是為推升。
推升有兩種形式,廷推和部推。
廷推的對象是三品以上及不及三品的重要職位。
推舉時,由吏部尚書主持,經丞相決定。
由於是吏部會官推選,所以又叫「會推」。
部推是授權吏部推選,對象是四品以下的內外官職。
廷推、部推的名單一般多於實缺,尤其是四品以下丞相決定就可以了。
「伱儘管說想要去地方上,還是繼續在京師待着,為天子效命。」
塗節自是把話茬接過來了,這也是在向王布犁展現出胡惟庸的強大。
一個六品官就能給安排的妥妥噹噹,就更不用說你這個吏員了。
「胡相,我還是想要在京師為官,時刻聆聽天子的教誨。」
吳衛可不想戴着腳鐐去外地為官,因為朱元璋是真的能幹出來這事。
他不敢賭,在京師內雖然競爭大,可機會多!
吳衛不願意輕易離開,或許在仕途上王布犁還能幫到他,去了外地,天高路遠,這份情誼就淡了!
「好好好。」
胡惟庸頷首,見吳衛激動的跪在地上給他行禮。
如此納頭便拜的場景胡惟庸都看膩味了,但是他嘴上還是說着,咱們都是為陛下辦差,你要謝陛下,不要謝我。
吳衛頗為感動的流下了兩滴眼淚,他知道自己離了京師,將來再想更進一步,怕是難如登天。
那麼多人巴結者胡惟庸,什麼時候排隊能再輪到你啊?
若是在眼前時不時的出現,才能有更多的升遷機會。
而是此時謝陛下,陛下又聽不到。
自是得在胡相面前好好表現!
王布犁看着吳衛這個模樣,心想他完犢子了,沒啥救了!
吳衛平日裏辦公可是有檢校監視的,難不成他來了丞相府中就變得大意了?
處理完了吳衛的前途後,胡惟庸這才把目光看向最後的重頭戲,也就是今天的主要目標王布犁。
提拔吳衛不過是順帶的,他算是沾了王布犁的光了。
「布犁,以你的才華還要一直擔當小吏怕是屈才了。」
王布犁可不覺得自己屈才。
當小吏好啊。
安全!
明代吏員是國家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數遠超官員。
在各衙門中,官主行政,吏主事務。
許多時候官都像是空架子,完全是吏員在做事,否則朱元璋也不會對這幫官員如此不滿。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