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羅金漢侯爵,覺得自己對當前局勢,已經有了冷靜的判斷。
但是內務大臣謝爾本伯爵卻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陛下,首相閣下,諸位覺得,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可以嘗試先跟法國和西班牙議和。
「若是法國和西班牙退出了戰爭,我們就能全力應對大明的遠征軍。
「在北大西洋作戰,大明海軍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這次國王和首相還沒回應,外務大臣福克斯已經直接跳出來反問了:
「那麼你覺得,法國願意跟我們單獨停戰之後,發現我們的海軍去北美與大明決戰的時候,會不會再次嘗試與西班牙一起偷襲我們的本土?
「更何況,我們的艦隊在全面修復之前,我們能夠投入戰鬥的主力艦,數量未必有大明北美艦隊多,你怎麼有自信可以打敗大明北美艦隊?
「更何況大明本土還有更多完好的艦隊可以調遣過來,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應付。」
謝爾本伯爵看到福克斯就難受,馬上盯着福克斯繼續噴吐觀點:
「即便我們不去跟大明遠征軍決戰,也可以嘗試先與北美叛軍停戰。
「然後依次與法國和西班牙停戰,最後再單獨去跟大明談判。
「按照這樣的流程談判,大明就無法裹挾所有的同盟國家,繼續對我們單方面施壓了。
「我們才有機會保住現在仍然還在手中的蒙特利爾、魁北克、哈德遜灣這些地方。」
其實在原有的歷史上,英國人就首先跟美國單獨談判,給了美國非常好的條件。
美國作為英國的「嫡長子」,道德水平不見得比英國高多少。
美國人看到利益就果斷出賣了法國人。
當時的英國決策者的心態可能是這樣的:
「北美那些守不住的土地,就算是扔給美國這個同文同種的逆子,也比讓宿敵法國拿到要好。」
在這個世界,謝爾本伯爵醞釀出了類似的想法。
準備嘗試給美國儘可能好的停戰條件,進而驅使美國出賣大明和法國的利益。
首相理解了謝爾本伯爵的想法,甚至比較認真的分析了一下:
「這確實是個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的談判思路,只不過最後的收益應該不會太高。
「首先與北美十三殖民地停戰,他們退出戰爭之後,大明在北美就沒有了合作夥伴和根基。
「然後與法國和西班牙停戰,歐洲也沒有力量能夠牽制我們,我們與大明的談判地位就會趨於平等。
「不過想要通過這個方式保住魁北克、蒙特利爾也還是不現實的,那是法國以前的殖民地。
「我們想要讓法國單獨退出戰爭,就只能拿出這些地方交給法國作為條件。
「所以這樣操作到最後,我們在北美能夠保住的殖民地,也只有哈德遜灣周圍的那些荒原了。」
外務大臣福克斯聽了兩人的分析,頓時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非常難以理解反問:
「所以,你們準備為了保住哈德遜灣那些不毛之地,讓法國憑空收回魁北克和蒙特利爾?
「放棄未來與大明成為盟友的可能性,讓我們與大明的關係極度惡化?
「關鍵是,你們難道都忘了,我們的北美總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和所有的軍官,加勒比總督馬嘎爾尼男爵和所有的殖民地官員,以及總數量超過三萬甚至四萬士兵,都還作為俘虜掌握在大明遠征軍的手中。
「如果你們讓十三殖民地和法國背叛大明,大明遠征軍撤離的時候會怎麼對待這些俘虜?
「神洲歷史上可是有很多坑殺俘虜的記錄的,侮辱和背叛他們,以及缺乏軍糧的時候,都有可能發生。
「所以大明手中的談判條件,不只是我們看到的戰線和國際局勢,還有數萬名英格蘭人質!
「難道這數萬名英格蘭軍官和士兵的生命,價值還不如哈德遜灣的不毛之地嗎?」
內務大臣謝爾本伯爵卻對首相和福克斯的說法都有意見:
「你們不要說的這麼誇張,大明遠征軍應該也只有三萬人,肯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