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新政以范仲淹的提出《陳十事》為主。】
【明黜陟:宋代文官以三年為期,武官以五年為期,將政績送京師考課院磨勘,無大過失,例行遷轉,年資幾乎成為升遷的唯一標準。】
【針對此制,制定磨勘新法,嚴格考核辦法,延長磨勘年限,擇優破格升遷。】
【抑僥倖:限制官僚子弟親友通過「門蔭」做官。】
【精貢舉:改革科舉考試內容,原來進士科只注重詩賦改為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為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嚴密科舉取士。】
【擇官長:因為「磨勘」制度,州縣官員不作為者居多,在加強對官吏的考察、獎罰後。並主張由各級長官保薦下屬加強各級上官的保舉和選派。】
【均公田,調整多寡過分懸殊的官員「職田」,防止和減少貪污。】
【厚農桑:組織和獎勵興修水利,發展生產。】
【修武備:主張恢復府兵制,招募京畿衛士,並組織他們三個季度務農一個季度訓練戰事。】
【減徭役:裁併州縣,減輕農民徭役。】
【推恩信:皇帝三年一郊祀,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積欠的賦稅,但多未徹底施行。督責地方官員落實執行赦令等恩澤。】
【重命令:當時朝廷法令煩而無信,要求審定成熟後再頒行天下,一旦頒行,必須遵守,不得隨意更改。】
大秦。
嬴政望着天幕里的種種詔令。
心下暗嘆。
變法改革豈是那麼容易的?
商君能在秦國變法有成,還是因為秦國的貴族世卿、宗法氛圍,沒有中原諸侯那麼多那麼重。
然而就算如此,沒有孝公的鼎立支持,這變法也進行不下去。
沒有惠文王的延續,昭襄王的堅守。
秦國也走不到橫掃六國的地步。
殊不見吳起、屈原哉?
「變法」
嬴政摸着手邊那些刻好的竹簡。
上面的每個字都是漢、三國、南北、唐、宋的制度演變。
「變法」
再次看向眼前的那捲《呂氏春秋》
嬴政目光微凝。
「劉邦來了嗎。」
不遠處的宦官低頭細聲道:
「回稟陛下,劉典客正在宮門外分類奏疏呢。」
嬴政微微一頓,眼睛瞥向外面的三伏酷暑。
「讓他入偏殿休息吧。」
「將,右相、上卿、國尉、治栗內史和太子,一併宣來。」
「到齊後,帶上劉邦一起來見朕。」
身邊的宦官匆匆去傳令,嬴政再次看向天幕。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寡人就是王者!
大秦,不會二世而扶蘇嘖。
手扶上額。
寡人的恆兒什麼時候能出來啊!
要不問問劉恆?
嬴政目光閃爍不定。
再等等,再等等
雖說搶人阿母這事在此時很正常但自己還是要點臉的
這點寡人不如劉邦啊
大漢。
「嘖嘖,挺好。」
劉邦攏衣倚着憑枕,嘴裏連連稱讚。
「這些變法改革,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兩件事。」
「一是不幹活沒能力的統統走人,讓有能力的人上。」
「然後讓百姓的錢袋子趕緊鼓起來。」
呂雉微微撫鬢,眼角一挑。冷聲道:
「庸者下能者上,本就該如此。」
「但此事不是那麼容易辦的。」
「觀宋仁宗的言行,若不是起了西北軍事,他也沒想着改變制度。」
劉邦摸着鬍鬚沉吟道:
「事情就怕壞在這裏。」
「宋朝這幾代皇帝,宋太祖有雄心壯志,也有能為。」
「宋太宗有雄心壯志,但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