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着突然到來的稿,不僅編輯們驚訝,連李士非這個約稿人都陷入了茫然。
這就是他約的那份稿子?《百年孤獨》式的作品?
李士非很想給林朝陽打個電話問問,說好三五年的,你才不到一年就寫完了,你小子不會是成心糊弄我呢吧?
可他看着稿子的厚度,又默默收回了這個想法。
哪個作家糊弄事會寫幾十萬的稿子?
五百格稿紙這麼一厚摞,根據李士非的經驗,這少說也得六十萬字。
別的不提,光是這個字數,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寫出來的。
李士非還記得年初時他跟林朝陽寫信,林朝陽還說要去老家搜集資料、取材,後來又寫信,他應該是五六月份才開始創作這部的。
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寫出一部六十萬字的巨著,這是什麼水平?
李士非是編輯,同時也是個作家,他深知這其中的難度。
別的不說,就是抄抄個六十萬字,一天抄一萬字,也得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啊,更何況林朝陽是從無到有構建出這樣一部宏大敘事的作品來。
李士非在拿到稿的第一時間,回想他這一年跟林朝陽的通信,對方除了跟他透露一些情節和人物構思之外,關於創作進度一直都沒有特別強調。
他此前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樣一部作品非得花了三五年時間不可,等收到稿子之後他才明白自己低估了林朝陽。
不僅是低估了他的創作能力,更低估了他的創作效率。
這樣高效的創作,放眼如今的中國文壇能夠與其並肩者恐怕寥寥無幾。
林朝陽沒有提前預報,就這樣把稿子發了過來,着實是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在最初的驚訝過後,李士非直接將稿子「據為己有」,使用主編的權力先睹為快。
他就想看看,林朝陽花九個月時間寫出來的《百年孤獨》式的作品會是個什麼成色。
回憶到這裏,李士非臉上露出了苦笑之色,真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可林朝陽給他的驚喜還遠沒有結束。
約稿之初,李士非是抱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這樣的想法的,但當他看完整部之後,李士非的想法被徹底改變。
這不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而是實實在在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上上」。
朝陽啊朝陽,你可真是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驚喜。
李士非的眼神不由自主的放到稿件上,首頁上赫然寫着三個大字——《闖關東》。
闖關東,這個名詞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
從廣義上來說,有史以來自山海關以內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
而從狹義上來說,指的則是從清同治年間到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關內百姓由於遭遇乾旱、饑荒、戰亂等災禍到關東謀生的歷史。
《闖關東》之「闖關東」便是狹義上的闖關東。
講述的是清朝末年主人公朱開山一家因為戰亂和災荒,從山東老家來到了白山黑水。
他們通過淘金、采參賺取了第一桶金,又與土匪、官府、同行、封建把頭周旋,一次次死裏逃生,終於有了自己的田園。
可是當地的豪紳大戶又視他們為「外來的」,經過艱難的爭鬥過後,朱家與當地人結成了生死弟兄。
為求發展,朱開山又帶領全家來到哈爾濱,不想卻遭到「熱河幫」商人的排擠和欺壓,雙方在爭鬥付出代價後,認識到只有同心同德才能百代興旺。
後為追隨實業強國的時代浪潮,朱開山帶頭開辦煤礦,為維護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和日本殖民者展開了戰鬥,擊斃了日本軍官。
最終在「九·一八事變」的炮火中,朱開山一家又踏上了新的闖蕩之路。
視角宏大,時間跨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三十年之久,描寫出了一部東北白山黑水之間三十年社會變遷的雄奇史詩,這樣的創作縱深和廣度在當今中國文壇是極其少見的。
作品在故事的設計上也是跌宕起伏、千迴百轉,按理說像這樣一部大部頭作品,中難免有些平鋪直敘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