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個飛機製造廠的穩定投產速度大幅落後預期,確實讓張雲及老家大佬們有些失望,但是軍工產業發展自有獨立的產業邏輯和規律,不可能以張雲和大佬們的意志為轉移。
不過,這樣的發展挫折也並非全無好處。
最大的好處,是讓老家大佬們從自家迅速發展的軍工產業大繁榮假象中清醒過來,再一次認識到目前國內各產業各領域的落後,認識到了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自身規律,明白了發展經濟和推動工業化的難度。
另外,通過大量組建配件工廠,八路軍也算是搭建了完整的航空生產鏈條,並藉助蘇聯航空產業工人豐富的工藝知識,培養了全流程的合格航空產業工人,基本補齊了戰鬥機製造環節的大部分短板。
後續再通過蘇聯補上設計環節、測試環節、試飛環節等,就可以擁有活塞式戰鬥機的完整產業鏈了。
可惜,二戰之後,隨着美蘇得到德國的噴氣式飛機資料,活塞式戰鬥機很快就全面落伍,開始轉向了噴氣式時代。
八路軍要想追趕航空工業的世界先進水,仍然任重道遠。
雖然自行生產戰鬥機大幅晚於預期,但八路軍空軍組建倒是沒有絲毫耽誤。
前文說過,早在1940年底,在張雲提供的資金下,老家就已經陸續向着蘇聯派去了幾批數百人的團隊,進行飛行員、地勤人員的培訓。
如今,經過一年的完整培訓後,這些飛行員、地勤人員以及後方支援人員已經學成歸來。除了部分飛行員在培訓過程中因參加蘇德戰場空戰而犧牲外,至少130名飛行員、600餘人的地勤和後方保障團隊順利回到了老家,並組建了八路軍首支空軍部隊。
同時,得益於張雲近期提供的部分日元美鈔等資金,蘇聯方面也同意這些飛行員帶回根據地一些現成的飛機。
不過,考慮到蘇日條約的限制,也考慮到前線缺少優質戰機,蘇聯方面並未提供目前八路軍看好和生產的雅克1型戰鬥機,也並未安排米格-3或者拉格-3這兩款新銳戰機,而是蘇聯30年代定型的伊-16型戰鬥機以及幾架運輸機/客機。
雖然伊-16型戰鬥機在抗戰初期曾是國民政府的主力戰機之一,幫助國民政府的空軍部隊擊落過不少鬼子飛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戰鬥機已經有些落伍了。
別說目前鬼子裝備的零式戰機了,這款戰機就連對付經常出現在華北戰場的鬼子陸航九七式戰鬥機都已經很是費勁。
諾門坎戰役中,參戰蘇聯就大量裝備這款戰機,但與鬼子最新服役的九七式戰機交戰中損失頗大,戰損比並不好看。
顯然,目前這些伊-16型戰鬥機只能作為二線戰機使用,用來訓練飛行員或者欺負沒有飛機的地方部隊,並不能用來應對鬼子的陸軍航空兵部隊。
為了保護這些稀少寶貴的飛行員種子,不至於讓稚嫩的八路軍空軍部隊迅速減員,張雲只能再次套現了大批的雅克1型飛機的零部件,然後安排飛機製造廠組裝生產,並將這些經過測試的雅克1型戰鬥機交付給了空軍部隊。
這些飛行員此前在蘇聯訓練時接受過雅克1型戰鬥機的飛行訓練,因此很容易就可以上手並形成戰鬥力。
雅克1型戰鬥機
考慮到目前鬼子不知道八路軍空軍部隊事宜,為了後續給鬼子一個突然襲擊,老家特意安排空軍部隊全部留守在老家機場,暫時不到太行山區晃悠。
同時,老家還專門建立了八路軍學校,以這些學成飛行員、後勤人員為師資力量,開始大量培養飛行員。
這個時候,老家自有的油田就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在蘇聯油田產業工人和張雲提供的採油設備配合下,老家石油產量實現了一個躍升。而隨着老家小型煉油廠建成,老家空軍的燃油問題就得到了基本的解決。
同時,雅克1型飛機易於駕馭,方便快速訓練的優勢也得到了體現,陸續有一些老家訓練的飛行員通過簡易培訓就可以駕馭這款飛機飛上了天空。
無聲無息間,八路軍部隊戰鬥力已經得到了躍升!
而真正的反擊,已經為期不遠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668章 快進4--空軍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