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幫始建於清朝中期,和洪幫的前身「天地會」一樣,都是為了「反清復明」而建立的,因此它初期的名字叫做「反清幫」。
但隨着西方列強進入中國,在自家矛盾和民族大義面前,「反清幫」的首領選擇了後者,於是將幫派名字改為「青幫」。
改名之後,青幫的革命目的也由「反清復明」變為「扶清滅洋」。
但想法再好,無奈滿清政府不認,無奈之下,只好又將名字改為「安青幫」,選擇信奉道教,對外以「安清道友會」相稱。
這回,終於得到了滿清統治者的支持。
有了政府默許,他們很快順利統一了漕運、糧幫、和腳行的所有成員,開始大開香堂,廣收門徒。
他們的成員由於常年在南北兩地活動,因此門徒迅速遍佈全國。
後來為了書寫和稱呼方便,「安青幫」再次回歸了曾經的稱呼:青幫。
全盛時期的青幫勢力強大,擁有128幫半人馬,壟斷了全國的漕運碼頭。
勢力令人望而生畏,這樣一支地下軍團自然引起滿清統治者的忌憚,打壓接憧而來。
青幫由此分裂,到民國時期,勢力只剩下江淮泗、興武泗、興武六、嘉白、嘉海衛和三杭六大聯幫。
即便如此,它依舊壟斷着長江江淮兩岸的漕運碼頭,不管哪個政府當政,都不可能忽視它的存在。
青幫內部以字號為尊,從始建傳承到民國,共排出24代序列。
依次為:清、靜、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大、通、悟、學。
而季雲清此人便是青幫「通」字輩大佬。
此人出生於江蘇無錫,早年經商失敗,便萌生了去上海闖蕩的心思。
進入青幫後,憑藉做商人時養成的察言觀色的技巧,地位迅速攀升。
後來又拜師「大」字輩大佬曹幼珊,一躍成為上海青幫中舉重若輕的人物。
後快他自立門戶,大開香堂,廣收門徒,主打有教無養。
果黨政客、鄉紳、兵痞、流氓等三教九流無所不納,暗殺、搶劫、販、毒、綁架、勒索無惡不作。
有句話說的好,人渣有錢了,就會想辦法儘量地往人的方向靠。
有錢、有權、有地位,再找個文人墨客包裝宣傳美化一二,誰還敢叫他人渣?
那還不得稱呼一句有傳奇色彩的成功商人?
季雲清自然也是如此想的,他想要自己這個「聞人」有朝一日能變成「官人」。
但現實卻不是這樣。
他是通字輩青幫大佬,大子輩的黃金榮雖然和他差了一輩,卻和他是結拜兄弟。
而常某人又是黃金榮的弟子,但這位子侄輩的弟子如今貴為委員長,他卻沾不到一分錢便宜。
這也就罷了,但同樣是大字輩的杜月生卻能和常某人結為兄弟,不僅是果黨參議,還有少將軍銜的名頭,好像世道獨獨拋棄了自己和黃、杜平輩的張嘯虎二人。
眼看黃、杜、張三人把持了上海灘的整個黑道,自己的風頭全被搶走,勢力被進一步蠶食,季雲清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
但抗戰爆發後,隨着上海淪陷,黃金榮老老垂矣,杜月生遠赴香江避難,張嘯虎和日本人一拍即合,做了漢奸,季雲清再次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和途徑。
這個途徑自然是叛國做漢奸。
就在季雲清苦思冥想怎麼和日本人搭上關係時,他的好弟子李士君的到來無異於瞌睡了有人送枕頭。
在派出吳四寶、張魯等大批弟子流氓、軍火、錢款支援後,季雲清搖身一變成了76號偽特工總部的座上賓。
又通過李士君的關係,迅速和日本人搭上線,取得了稱霸上海的強力支持。
季府所在,是前清時貴族住的一所老宅。
亭台樓閣修葺的十分精緻,門口和主要通道都有青幫年輕弟子把守,府中大小丫鬟和老媽子來來往往的忙碌着。
此刻剛到正午,後堂隱約傳出悠揚的二胡聲,繼而是幾個女人細細的唱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