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說APP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航天這玩意錢只是一個基礎。
很多時候有錢也不夠,還得有資源、有人才,有持續性的投入,長期的規劃。
在國際航天競賽以及商業航天中,法蘭西、德意志、霓虹、大毛這些在航天領域有一定聲量的國家還在投錢,還抱有期望,希望在航天領域不掉隊。
阿三和高麗也是一直在投入,阿三更是認為自己能在航天領域和華國競爭。
實際上他們都不具備全面的競爭實力,他們最多在某一領域有競爭力,這種競爭力無法以點帶面,形成突破。
在航天領域,只有兩個玩家,華國和阿美利肯,阿美利肯的優勢是人才、投入和技術。
華國的優勢是長期規劃、持續性投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機制。
對於小國來說,像前面提到的伽馬射線探測儀,他們搞出來了,也得乖乖上貢給阿美利肯的航天產業。
不可能留給你作為航空產業的護城河。
「如果20億美元砸進去還是沒有起色的話,我還能拿手裏光甲科技的股份去抵押,從銀行那貸出錢來投到這個項目里去。
光甲科技是現在,航天才是未來,它能給這個世界希望。」陳元光說。
一開始陳元光做航天只是為了自保,他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而且這個系統性工程是缺他不可。
通過這樣的系統性工程來保證自己的地位。
因此他拋出了小行星採礦的計劃,這計劃一旦跑起來,能撬動的資源不會比任何一個科研項目更低。
隨着項目推進和光甲科技上市,陳元光這段時間看到了很多,全球存在的問題,主要就是兩方面,一方面是財富分配,頂層聚集了太多財富,並且不願意給中下層讓利。
國內如此,國外尚且如此。
富豪們寧願給慈善基金數億美元數億美元的捐款,也不會提高手下員工的工資,該裁員照樣裁員。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科技太久沒有突破性進展,生產力同樣增速乏力,社會財富缺乏增量。
科技沒有突破性進展帶來的後果是人類對未來缺乏信心,生產力增速乏力帶來的後果是就業越來越困難、薪水越來越少。
陳元光結合未來歷史意識到,開啟太空時代才是解決現狀的辦法,而且如果能提前五十年開啟太空大航海時代,那麼三戰的爆發也會被推遲。
他能夠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更加和平的未來,至於這個未來怎麼樣,他不知道,因為本來也不是同一個時空。
至於過不了多久阿美利肯將要大肆炒作的AI突破,技術上有所突破,但這些技術上的突破要轉變成生產力的突破,轉變成科研方式上的突破尚且需要時間,至少是以十年為單位的時間,壓根不可能這麼快轉變成撬動生產力的工具。
至於全球輿論的一片譁然,完全是為了配合造神,把美股核心中的核心,科技巨頭們的市值給炒上去。
這些科技巨頭,像英偉達、微軟、谷歌等的市值飆升,又進一步渲染了科技爆發前夜的氛圍,二者互為表裏,營造出阿美利肯依然是山巔之國的幻覺。
GPT也好,SORA也好,他們都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但是真正說是AI人工智能帶來生產力顛覆,生產關係改造,這還遠遠談不上。
阿美利肯需要這樣戰報上的勝利來掩蓋戰線的僵持。
通過誇張的戰報讓美股不崩盤,透過表象觀察實質,會發現主要的幾家科技巨頭佔據了標普500總市值的30%左右,而他們貢獻了標普500接近一半的回報。
阿美利肯要全力保住這幾家科技巨頭不發生崩盤,實際上這幾家公司的市值和兩年前比起來已經嚴重高估。
第22章 可回收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