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女媧以妲己等三妖禍亂朝綱之後,猶覺心中憤恨難平,其後又着金鳳將一先天靈寶取來,卻是那靈珠子。
此寶取自於分寶岩,在女媧一眾先天靈寶之中,僅僅為下品罷了,平日也無用武之地,然而不曾想到,這一先天靈寶,竟在不知覺間誕生靈智,雖仍十分粗淺,卻已與其它靈寶迥然而異。
此時女媧將靈寶取來,卻是欲再次插手封神,予西周一員先鋒大將,若問其姓名如何,卻是那陳塘關總兵官李靖三子,喚名曰哪吒。
李靖此人少而聰慧,成年以後一心尋仙求道,以便達成長生之願,雖最終拜得西崑侖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卻因資質着實有些低下,是以仙道難成,故而被其師遣下山去,從此輔佐紂王,不料仕途一直通順,最終官居總兵之位,得享人間富貴。
卻說李靖有一原配夫人,名曰殷氏,成婚以後,兩人一直十分恩愛,很快便誕下二子,分別喚作金吒、木吒。
說起兩子之名的淵源,就不得不提及當初盤古撐天之時,天道曾經偷襲一事,當是時也,盤古一聲大喝「吒」,便將天道本源重創,其後梅自寒同樣一聲大喝,令天道跌落混沌期以下。
盤古之喝,是為洪荒開闢以來第一聲響,因此被眾生牢牢記於心間,李靖作為修道之士,對此自然更不陌生,又兼之其所學最精者。莫過於五行遁術這一神通,以致將五行之二,結合「吒」字,取為孩兒之名。
由此可以推知,如若李靖第三子無有特殊之處,其名當為水吒,繼而火吒、土吒,然而靈珠子的降生,卻打破了李靖取名的慣例,予靈珠子喚名曰哪吒。
靈珠子降生於殷氏腹中之後。由於靈智尚未修補完全。因此待了三年零六個月之久,其後方才最終出世,然而卻又呈一球形,以致李靖以之為妖孽。一劍將其劈開。
隨後哪吒出世。生而便能自如奔跑。隨身又攜帶兩件靈寶,卻均來自乾元山鎮金光洞,分別為乾坤圈與混天綾。其原主人正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
由此觀之,女媧與元始早有勾結,否則斷不至於靈珠子剛一誕生,便身攜兩件闡教之寶,至於其後哪吒被太乙真人收以為徒,自然更在情理之中。
世間最不可預知後果者,莫過於孩童掌握殺生之力,以下品先天靈寶的跟腳,哪吒體內先天便有深厚的法力,再加上乾坤圈與混天綾兩件靈寶,即便是普通金仙,也不是其對手,至於其父其兄,那就更不用說了。
由於心智並未成熟,因此哪吒一貫行事,往往全憑心中所想,一日哪吒行至東海口上九灣河處,便覺天燥難忍,遂跳至河水之中,準備暢遊一番。
玩至興起之時,他竟將乾坤圈與混天綾取出,不斷於河水中攪滾,不料卻引發東海水晶宮震顫,東海龍王敖廣原以為地震之故,竟不料其後推演天機,得知為哪吒所擾。
作為大羅金仙,敖廣原可輕易將哪吒擒下,然而他卻深知,此刻正處於量劫之中,哪吒之師太乙真人出自闡教,此一量劫之戰,與龍族歸屬之截教偏就對立,是以不得妄自出手,以免落予對方口實。
作為太古勢力,龍族能夠長存不亡,自然有其處事之道,長久低調行事的敖廣,根本不願輕易夾於闡截兩教之間,因此最終派出一巡海夜叉李良,令之將哪吒趕走。
然而李良行事風格,完全無有敖廣的風範,其普一現身,便將哪吒罵的十分悽慘,類似「畜生」的辱罵之言,不時出於李良之口,最終卻是惹怒了哪吒,靈寶乾坤圈一擊之下,李良便已頭腦迸流,死了個透徹。
待到這時,敖廣三子敖丙請命道:「敢請父王派孩兒前去,必令哪吒退去。」
說起敖丙,其便是前世傳說中,令神農之女精衛身死之人,今世因梅自寒之故,於神農繼位以後,他便一直圈禁於水晶宮之內,是以根本無有出手之機,精衛由此得以保全。
長久不得外出的敖丙,好不容易尋得一個機會,自然不願輕易放棄,在其哀求之下,敖廣方才放其離去,隨後卻是步了李良的後塵,不僅身死,還被抽了龍筋。
愛子無辜慘死,敖廣心中雖有無邊怒火,卻被他生生壓下,最終他先找到李靖,將此事告知,其後才準備飛向天庭,請天帝昊天做主。
待哪吒被李
第35章 蓮花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