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位征糧官姓孫名漁,四年前楚君鉞在東南平倭寇盪海盜之時,孫漁曾經做過一回副欽差,跟着欽差大人前去勞軍。
待得欽差大人走了之後,楚老將軍曾經與他談過,能夠跟着欽差大人前來東南海防區來勞軍的,必然是很得聖心之輩。
當時孫漁乃是兵部侍郎,孫氏一族也很有幾位勢頭很好龖的子弟為官,有一位甚至比孫漁官位還要高。
去年春孫漁因為貪瀆被貶,楚君鉞倒不曾留意過孫漁被貶往何處。唯諸王攜子進京之後,也有到將軍府求拜的,也有結交別的朝臣打探消息的。楚家得到的消息是,孫家似乎與齊王關係交好。
派出去的護衛們再三打探,最龖後從齊王長隨口裏聽到個消息:原來在三年前孫家就跟齊王搭上了線。
齊王嫡子蕭偉生的很是英武,又文武雙全,哪怕進了東林書院也是非常出色的兒郎,便是今上見過數次之後,也不住口誇獎,這無疑是讓孫家與齊王更為團結緊密的籌碼。
誰都知道未來的儲君今上欲從諸王之子之中遴選一位,諸王世子不但在東林書院攀比,便是在今上面前奏答也多有攀比之心,誰若能得了今上一個讚許的眼神,必定興奮已極,仿佛離儲位更近了一步。
四合村眾繳糧之時,孫漁便過來與楚君鉞打招呼:「楚少將軍怎的在此?」
他並未接到京中傳信,完全不知道楚君鉞怎麼會莫名其妙出現在四合。
且看他打扮一副農夫模樣,楚家怎麼可能倒台?
東南水軍除了楚家父子,恐怕旁人都調度不動。
自古以來,寧防小人不防君子。
楚君鉞一時詞窮。
若是告訴孫漁,他是押解流犯而來,沒聽說過押解完了流犯順便還要幫流犯家收莊稼這種事情。
只要腦子沒有毛病的人,恐怕都不會相信。
若是說他是為了保護皇長孫而來……孫家如今已經與齊家結成聯盟,孫漁來到之後沒有將蕭澤就地滅口已算不易了,好不容易他都忘了這茬了,難道要楚君鉞提醒他
孫漁年近三十,當初在上京城中也算志得意滿,在一幫六部的侍郎們面前,以他的年紀也算得年輕有為,只是被貶到這鳥不拉屎的地盤上來,若非今年收到本家一封密信,想起這地盤上還窩着先太子一脈,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要借着征糧的名義來瞧上一瞧的。
本家信中將京中局勢挑明,只道如今諸王皆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只盼能打動聖心立自家世子為儲君,這節骨眼上,讓他找機會探查一番先太子一脈的動靜。哪知道一來便發現了問題。
當日征糧已畢,孫漁邀請楚君鉞回府衙宴飲,楚君鉞只道他還要在四合住上些日子,三日之後再往府衙去討一杯酒水。
只等孫漁走了之後,楚君鉞便去請蕭澤當日儘快離開四合。
太子妃近日身體不是很好,一時清醒一時糊塗,這一日卻難得的清醒,聽得蕭澤與楚君鉞在院子裏爭執,語聲頗為激烈,便問身邊侍候的侍姬發生了何事。
那侍姬這些日子沒少聽楚君鉞勸說皇長孫離開四合,儘快進京,但蕭澤卻不肯離開。
太子妃雖久在病中,卻也知道此事耽擱不得。她催促侍姬喚了蕭澤進去,嚴詞訓斥,只道他不懂取捨之道。
蕭澤含淚跪在太子妃榻前,卻死活不肯進京去:「阿娘,當初我們一家被二叔從上京城中趕出來,在這邊荒之地生活多年,一家人相依為命,難道如今就為了個皇位,孩兒便要拋棄阿娘獨走?」
「你……你這是要氣死我?」
太子妃額頭青筋根根暴起,麵皮紫漲,大有一口氣喘不上來便要暈厥過去:「糊塗!你阿爹當年離開上京城……心中……心中不知道有多失望!他費盡了心力來教養你……到頭來……到頭來大好機會到了眼前你都不肯伸手去接着?難不成你以為沒了你這個被貶的皇長孫,國中就再無蕭姓兒孫了?不拘遠近,只要是蕭氏血脈,都可擇來為儲,到時候……到時候恐怕你就是連四合這小地方都不能呆了!」
「可是……可是阿娘生這麼重的病,我豈能獨自回去?」
「生死由命,難不成你守着我……便能將我守活了不成?我知道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