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雲對王安的心思一清二楚,但他無意解釋,解釋了王安也不會相信。
此次聯盟北上的目的只有極少一部分人知道真相,而知道真相的人也不會說出來。自古以來屁股決定腦袋,地位決定思想,同樣一件事,所處位置不同,看法也就截然不同,比如看風景,站在山腳和站在半山腰,所見風景肯定不一樣,到了山頂上俯瞰,風景又是一變,而站在高處的人,若是把自己所見告訴了站在低處的人,低處的人因為沒有親眼目睹,即便能接受風景不一樣這個事實,卻無法在腦海中描繪出真實而清晰的畫面,所以基本上就是雞同鴨講,既然如此,還不如不講。
以王安在河北的地位,就相當於站在山腳下看風景,目光十分局限,根本看不到隱藏在東都政局背後複雜的利益博弈,這從他的言辭中便能看出來,如果他眼界寬一些,看得遠一些,他就不會以一個普通人的立場來揣測李風雲進入河北的目的,更不會擔心自己因為李風雲的出現而利益受損,相反,他會想方設法藉助李風雲的力量,來為河北人、為清河義軍和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
「某來的目的很簡單,趁火打劫,乘着你們和官軍激戰於永濟渠兩岸,無暇他顧之際,劫掠永濟渠。」
王安問得直白,而李風雲的回答更直白。
事實上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說,李風雲此刻北上還真是趁火打劫,只是現在永濟渠已經封凍,南來北往的船隻早已難覓蹤跡,劫掠永濟渠不過是一句敷衍之辭而已,真正要劫掠的對象肯定是河北人。大河北岸一線的郡縣因為連續受災,不但田地荒蕪,倉廩空竭,就連人煙都非常稀疏,災民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在義軍隊伍里靠擄掠為生,而這一情況李風雲不可能不了解,大河南岸的現狀實際上比北岸更嚴重,由此推斷,李風雲若想達到目的,必定要大踏步北上,越過永濟渠,在永濟渠北岸富裕地區大肆擄掠。
王安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後,心情愈發沉重,稍稍遲疑了片刻,繼續問道,「將軍對當前河北局勢可曾了解?」
李風雲拱手為禮,「願聞其詳。」
「左翊衛將軍段達現在就在清河郡,正在宗城一帶與我們交戰。」王安倒是坦誠,把清河義軍所面臨的困境一五一十詳細述說,末了他終於說出了心中所想,「據傳,段達已經下令,務必在年底前擊敗我們,而東都極有可能增兵河北,我們有覆滅之危,一旦我們清河義軍打敗了,將軍是否還能獨善其身?是否還有機會撤回齊魯?」
王安終究還是壯着膽子,向李風雲提出了「合作」意向。
李風雲是當今中土第一叛賊,「惡名昭彰」,他所率的魯西南義軍聯盟亦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其實力肯定超過了「韜光養晦」的清河義軍,而從渡河北來的聯盟軍隊的士氣來看,他們即便沒有在徐州擊敗官軍,亦全身而退了,所以清河人與這樣一支強悍軍隊為敵實為不智,再說目前局勢下,清河義軍已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若想逆轉局勢,唯有與李風雲合作,但前提是,李風雲必須願意與他們合作,為此,清河人肯定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李風雲笑了起來,問道,「這是你個人的意思,還是你們張帥的意見?」
李風雲當然要尋求合作了,只是他與河北豪帥之間沒有任何信任基礎,大敵當前,雙方建立合作關係的確容易,但是否能真正合作,一致對敵,難度就大了,所以他叫李安期、李思行十萬火急趕赴豆子崗,請河北鴻儒劉炫出手相助。以劉炫的身份地位和影響力,足以在雙方之間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這樣雙方的合作才有成效,才能聯手與官軍作戰,否則李風雲也不敢輕易上陣廝殺
然而,李風雲至今沒有看到劉炫其人。按道理,如果劉炫願意出手相助的話,必定會以最快速度趕赴清河,向清河義軍首領們解釋李風雲北上增援的原因和目的,以便在雙方之間建立最基本的信任,而此刻出現在李風雲面前的王安,也就不會表現得如此的緊張和不安,甚至都不敢大膽提議合作,所以李風雲估猜劉炫並沒有痛痛快快的答應此事,可能尚在考慮之中,畢竟他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裏,就算因為東都的政治打擊而「落魄」不堪,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對天下大勢和東都政局有自己的看法,有儒林泰斗的尊嚴和節操,即便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