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閃電河西岸,李風雲統率聯盟大軍在星星原上急速挺進,同一時間,在閃電河東岸,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也帶着兩萬餘控弦縱馬飛馳,其選鋒軍距離閃電河已近在咫尺。
就在這天中午,阿史那咄捺接到了最新消息,以四大寇為首的馬賊聯軍與中土人在狗頭泊一帶發生了激戰,結果馬賊聯軍全軍覆沒,白髮賊乘勝前進,馬不停蹄,率領數萬大軍氣勢洶洶殺進星星原,直逼閃電河,形勢已十分緊迫。
阿史那咄捺毫不遲疑,果斷下令,加快行軍速度,搶佔閃電河,務必把中土人阻截在星星原上,不給中土人以任何渡過閃電河的機會,確保牙旗安全。
阿史那思摩也是焦慮不安,刀的速度太快了,如離弦之箭,厲嘯而來,打了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牙旗昨天才接到中土叛軍北上大漠的確切消息,雖然之前已經有所估猜,已經未雨綢繆做了一些準備,但因為心存僥倖做得遠遠不夠,再加上叱吉設在決策上也是左右搖擺,導致現在磧東南諸種部落大軍至今還沒有集結完畢,至少還有一半大軍尚在奔赴牙旗的路上,這直接造成阻擊力量嚴重不足,一旦與氣勢洶洶殺來的中土叛軍迎頭相撞,其損失之大可想而知,而更嚴重的是,因為事出倉促,閃電河西岸的一部分諸種部落尚沒有撤離完畢,如果牙旗不及時救援,十有八九要遭到中土叛軍的殺戮。
阿史那思摩權衡良久,毅然決定先行迎上中土叛軍,以牙帳使者的身份與對手斡旋,想方設法延緩中土人的推進速度,給叱吉設贏得更多時間集結更多軍隊,給閃電河西岸尚未撤離的部落贏得更多撤退時間,竭盡全力減少損失。雖然此舉風險極大,孤身犯險的結果可能就是人頭落地身首異處,但考慮到當下的南北局勢和對手出塞的目的,阿史那思摩還是有相當的自信。
阿史那思摩旋即向阿史那咄捺和史蜀胡悉提出了這一建議。阿史那咄捺一口否決,如果對手只有李子雄這個中土叛臣,阿史那思摩的確應該快馬加鞭迎上去,看看雙方能否達楸某種默契,但現在對手中還有刀,而刀和突厥人結下了死仇,任何一個牙帳的王公貴族都會成為他報仇雪恨的對象,阿史那思摩主動送****,純屬找死。
史蜀胡悉意見相反,極力慫恿,倒不是心存不軌,落井下石,而是他知道裴世矩與以可賀敦義成公主為首的牙帳保守派關係良好,阿史那思摩做為牙帳保守派的重要人物之一,理所當然贏得裴世矩的重視,所以刀即便與突厥人之間仇深似海,但也不得不顧全大局,不會與裴世矩對着幹甚至背後下刀子。
當然了,這話他不能說出口,他之所以能說服阿史那咄捺出兵攻擊,正是因為他拍着胸脯保證裴世矩與刀反目成仇了,刀孤立無援,中土人驅趕刀出塞是一石二鳥,既可以借刀殺人,又可以牽制住磧東南的突厥人,而牙旗則將計就計,只要以雷霆之勢誅殺了刀,調過頭去就能支援東北三族,牢牢控制東北之地。因此現在他如果說刀因為忌憚裴世矩而不敢砍了阿史那思摩的人頭,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
再說阿史那咄捺之所以接受他的意見,不是因為阿史那咄捺相信了他的話,而是阿史那咄捺不能對眼前危局視若無睹,不能不作為,以免給牙帳抓住把柄惹來一身麻煩,正好史蜀胡悉主動獻計,極力鼓動迎戰,阿史那咄捺將計就計,順勢就聽從了他的意見,如此一來他就能藉助中土叛軍的入侵,給自己找到一個無力兼顧東北的最好藉口。積極迎戰的計策出自你史蜀胡悉,結果上了中土人的當,被中土叛軍牽制了,眼睜睜看着東北落入中土之手,這能怨我嗎?因此在目前這種局面下,史蜀胡悉也是小心翼翼,唯恐給阿史那咄捺找到藉口延緩攻擊時間。
現在中土叛軍來得太快,牙旗大軍還沒有集結完畢,阿史那咄捺無論如何也不敢主動迎戰,所以此刻對史蜀胡悉來說,當務之急是延緩中土叛軍的推進速度,給阿史那咄捺贏得更多時間,而唯一的辦法也就是派出使者積極斡旋,但他與刀是不死不休的仇恨,他本人無論如何不敢以身犯險,因此他只能極力支持阿史那思摩孤身「迎上」,理由是中土欠了阿史那思摩一個大大的人情,至今未還,阿史那思摩出面肯定沒有性命之憂。
當年大漠四分五裂,阿史那思摩臨危受命,被諸種部落推舉為突厥汗國的大可汗,艱
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