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三提出允許違反治安的人用錢財贖罪這一建議引起了朝堂上官員們的廣泛討論,畢竟這些官員家中都有子侄,小孩子嘛,誰不會犯點錯?如果能用錢財讓他們犯事的子侄少受一些罪又有何不可?
諫臣裴佶又表示反對道:「不可,倘若有人打架鬥毆,一方把另一方打成重傷,打人的一方如果家中有錢或者是官宦之家,而被打者是窮人,那豈不是打人者只要交點錢就能像沒事人一樣大搖大擺的走出牢房?如此,天理何在?」
鄭三道:「不然,既然是打架毆鬥,在花錢贖罪之前就要在巡捕局的主持下,打人者要請醫者給被打者治傷,還要賠償,賠償必須要讓傷者滿意,雙方達成諒解,如此才能花錢贖罪,這不僅僅適用於打架鬥毆,同樣也適用於其他民事糾紛!而且打架毆鬥致使人身受重傷已經不是治安事件,已經是刑事犯罪了,這不能劃分在花錢贖罪的範圍之內!」
趙子良知道,即便到了一千多年之後的現代社會,律法也不是絕對公平的存在,律法是死的,但執法的人是活的,律法的解釋權也是掌握着執法審判人的手裏,更何況還是律師這種人能夠把歪的說成直,更不用說這時是唐朝時期,能保持相對的公平已經是非常難得了。根本不能奢求更多,一味的去顛覆這個時代所有的認知是要出大問題的。
趙子良問道:「諸位以為鄭大人的提議如何?」
「臣認為可行,附議!」
「臣也附議!」
「附議!」
一時間大臣們先後站出來表示支持這個提議,趙子良見狀,對大理寺卿蕭復說道:「蕭大人,關於這個提議,你們大理寺就組織官吏進行一下討論,看看還需要補充哪些,儘快整理一個條陳出來給孤過目,孤看過覺得可行就批覆,再由大理寺頒佈執行下去!」
蕭復拱手答應:「是,大王!」
趙子良想了想又問道:「劉從一,現在天牢和全國各地監牢的囚犯總數量大約有多少人?」
劉從一回憶一下,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全國囚犯總人數大約在九萬左右!」
趙子良又問:「四十歲以下的壯丁有多少?」
「大王,囚犯當中女子只是少數,男囚犯佔了九成,而四十歲以下的壯丁則佔了八成以上,人數大約在六萬五千人左右!」
趙子良再問:「死刑犯和監禁十年以上的壯丁囚犯佔了多少?」
「截止上個月的統計數目,死刑犯的人數是一千一百二十九人,監禁十年以上的壯丁囚犯大約有一萬六千人!十年以下、五年以上刑期的大約有兩萬兩千人;等待流放和充軍的有一萬三千多人······」
趙子良心裏算了算,說道:「這麼說來,死刑犯、五年刑期以上、再加上流放、充軍的一共大約有五萬兩千人左右,很好!孤下一道特別的旨意,包括這五萬兩千多人,再從囚犯之中找三千多人,湊足五萬六千人。把這些人從各地監獄押送到安西天山腳下,他們的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是在天山腳下開荒種地屯糧、第二是進行軍事操練!押送任務由當地地方軍執行,押送到目的交給安西軍看管,押送士兵就可返回,沿途所需花費由地方官府財政負擔!」
「這些人開荒種地屯糧的任務由安西軍派人安排,至於對他們進行軍事操練的事情······渾瑊?、高崇文、范希朝何在?」
三人都是禁軍將領,而且品階都相差無幾,聽到趙子良叫他們的名字,立即站出來抱拳道:「臣在!」
趙子良道:「這五萬六千多人能夠抵達安西的不知道會有多少,但應該不會損失太多,無論有多少人抵達安西,把這些人分成三個部分,你們三人作為主訓練官,各自負責操練其中一個部分!」
「遵旨!」三人心中疑惑,自己一個人怎麼去操練那麼多人,但是三人很明智的沒有問出來,想必攝政王應該自有安排。
果然,趙子良又喊道:「兵部尚書李泌!」
「臣在!」李泌站了出來,他既是宰相,又是兵部尚書。
趙子良道:「兵部動員,從禁軍、衛戍軍和地方軍當中抽調三千名各個品階的將軍、都尉、校尉、營頭和軍頭交給他們三個,美人分得一千人,這些人要在他們的統領指揮下去操練那些囚犯,所以,抽調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