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清軍,也有明軍。
如果吳三桂反正歸明,四川的明軍必然會響應於他,就是不願聽命於吳三桂,也會聽命於他手中的皇帝。而四川巡撫高民瞻根本不是吳三桂的對手,甚至其部下的兵丁很多都是吳三桂留給他的,吳三桂甚至有信心自己一道書信就能勸降四川清軍,完整獲取全川。
川陝總督李國英那人倒是有些本事,只可惜在李國英就任之前,吳三桂就在保寧和漢中經營了數年,旁人取漢中難,唯他吳三桂卻是易如反掌。漢中一下,陝西洞開,吳軍揮師西安,便如當年李自成一般可望北京城了。
如果說一開始,吳三桂對於滿州人的底子了解的並不多,但為滿清賣命十幾年,又有什麼還能瞞得了他。吳三桂現在很有優勢,要是操作得當,或許,他才是壓死滿清的最後一根稻草。
軍事上,吳三桂嫡系關寧軍加上新降的明軍,有近15萬兵馬,內中大半都是長年征戰之兵,手下更不缺大將,馬寶等新降將領不去說,就他幾個女婿便是一等一的人材。夏國相、郭壯圖、胡國柱三人,隨便推出一人來,都比清廷那幾個滿州親王要強得多。而幕僚方面,胡守亮、方獻亭這二人,哪個不比當年李闖手下的牛金星、宋獻策要強?
有將有兵,戰略態勢上更是優勢十足。
吳三桂部本就是清廷能夠拿出的重兵集團之一,可以說西南清軍統帥名義上是多尼,但實際指揮的卻是吳三桂。多尼年輕,不過黃毛小兒,另一個平郡王羅可鐸也是一個滿州三代,才具平庸,吳三桂真要發難,這兩黃毛小兒斷然擋不住他。而雲貴清軍名義上有三十多萬,但滿蒙之兵不過兩萬餘,以十倍之兵去打這兩萬沒了退路的滿蒙兵,吳三桂再猶豫,勝算都是十成十。滿蒙兵要敗了,剩下那些綠營兵又哪來膽子為滿清殉葬呢,多半就是雲集他平西王麾下,爭做大明復國功臣了。更何況現在多尼又病了,兩萬滿蒙之兵無人指揮,更加不足慮。
洪承疇之策更讓吳三桂動心是一個關鍵所在,那就是順治大軍已被太平軍牢牢牽制在江蘇,陝甘、中原和北直隸,無兵可守,空虛異常。只要他有膽子這麼幹,成功的機率至少在六成以上。
思慮良久,吳三桂卻說了句:「應熊尚在北京。」
洪承疇看了他一眼,淡淡道:「須早作謀劃。」
吳三桂點頭道:「我馬上派人迎回朱由榔。」
洪承疇卻叮囑一句:「只需朱由榔,其餘在緬人等卻是不宜留。」
「老師的意思是?」
「你讓緬甸人動手,尋個藉口將永曆朝廷那幫官員都處決掉,要不然,忒多麻煩。」洪承疇說完,頓了一下,又道:「沐天波必須除去,馬吉翔這個人卻可以留。此人當年諂媚孫可望,後來又附李定國,實乃牆頭草,不比沐天波他們。將來真要擁朱由榔,朝廷總要有個擺設,用那馬吉翔再好不過。」
吳三桂應下,這事不用洪承疇交待,他也必然會做。不管他吳三桂是真心要擁明室還是假心,總不願將來朝廷之中儘是幫不和自己同心之人,於其到時被天下人指責,不如一開始就把麻煩解決掉。
洪承疇見吳三桂答應爽快,微微點頭,這學生別的方面或許比不上那賊秀才,但這份心智卻比賊秀才要高。據聞廣州唐王政權用了不少永曆朝官,結果這幫人和賊秀才爭權奪利,弄出了衝擊宮門之事,雖被賊秀才鎮壓,但其人名聲卻是變得大壞,頗是得不償失。
有時,洪承疇不禁會去想,賊秀才怎的就會犯蠢找幫人拖自己後腿,換作自己,便不會有這等麻煩。想當年他在中原平賊,堪堪是殺伐果斷,絕無婦人之仁。便是替清廷平定江南,對於那些抗清士子和官員,也是說殺就殺,斷不理會什麼惡名。這史書,總是成王敗寇。成功者,永遠不會有人指責。
「既迎朱由榔,那豈不是學生還要與李定國、白文選聯手?」
吳三桂感到這事有些棘手,與李、白聯手,好處固然有之,但似乎弊處更大。
洪承疇說道白文選可留,但李定國必須除去,因為這人乃朱由榔冊封的晉王,在大西軍品影響又很大,倘不將此人除去,那對吳三桂可是大大不利的。
「你先秘密接回朱由榔,另派精兵圍剿李定國,就是
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