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松江和蘇州等地的清欠已經到了一個尾聲,清欠所得的賦稅數目堪稱驚人數字,這要在從前,那定然是筆可觀收入,足以緩解定武朝廷眼下的財政危機。然而,如今是亂世,金銀之物顯然不比糧食來得重要。亂世藏金,盛世藏玉,這是古人避亂保身之哲理,可在明清之交,這道理未免有些不適用。
萬曆以後,邊患並非大明亡國主要原因,而在流寇農民起事。農民之所以奮而抗爭,卻是因為天災使得他們沒有可以果腹的食物。為了求活,他們揭杆而起造了大明的反,直至將大明朝推翻在地。漢人的農民,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也最聽話的一個群體,不到絕境,哪怕每天吃糠咽菜,能夠勉強不死,他們都不會造反。逆來順受,可以說是漢人農民的最典型寫照。然而,他們還是起來造反了,因為他們實在是活不下去,賣兒賣女都活不下去。
農民造反,明朝自然要鎮壓,但除了鎮壓還有一個手段能夠瓦解帝國的危機,那就是有效賑災。只可惜,明朝也沒有糧食,有錢都買不到糧食,況且那錢都收不上來。清朝入關後大規模屠城,不僅僅是要威攝漢人,讓他們不要反抗,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也沒糧食。想要不重蹈明朝的覆轍,減少人口是唯一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糧食去了哪裏,周士相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天災肯定不是最關鍵的原因。再大的災難,也不可能同時遍及全國,事實上明末的天災一直集中在西北地區,中原、江南幾乎沒有波及,或者說嚴寒的氣候還不足以摧毀這些地方的生產,只能減產,當地的百姓依舊可以活下去。但為何中原之地卻變得那麼殘破,成為重災區,在周士相看來,這是因為農民軍和明軍不斷來回禍害所致。
沒有根據地的農民軍要活,要糧食,只有從其他百姓手中搶。他們要壯大隊伍,必須得裹挾青壯,百姓家中沒了青壯,生產就會停滯,來來回回不消幾次,再富庶再穩定的地方也會成為災區,結果就是惡果循環,一地接一地的殘破。而身為官軍的明軍,兵不如匪,自然也是加重災難的推手。
低效的明朝政府和龐大的士紳階層也是摧毀明朝的關鍵原因,前者皇權不下鄉,導致政府運轉十分低下,徵收到的賦稅和能用下去的少之又少,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崇禎皇帝面對的局面,也正應了那句俗語巧媳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想要有所作為,就是與民爭利,叫官員們捐款,都無人響應,這事情就沒法做了。士紳階層坐擁良田,卻不肯將錢糧拿出,最後只能被農民起義的大潮吞噬。更可笑的是,一些官員竟然能夠說出你們為何不老老實實在家等死,偏要出來造朝廷反的話。這話,是人話?
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
江南,經濟極度發達,可是明朝卻很難從中獲益,並且江南自身有一個很大的致命缺點在,那就是經濟越發達,就越沒有糧食。這個結果就導致北方大亂之時,明朝的錢袋子卻不能替朝廷發揮一點作用。便是江南的士紳識大體,顧大局,該交朝廷的錢一分不少,崇禎皇帝也沒法解決蜂火四起的北地。因為銀子買到東西,才叫錢,買不到東西,不過是塊金屬而矣。汪洋洪水之中,是身上有窩頭的人能在樹上活下去,還是有錢的人能活下去呢。
周士相從來不是一個坐在家裏就拍腦門決定事情的人,他需要錢來解決現在的財政問題,但他比朝堂上的官員們看得更清楚,也抓住了明末問題的本質所在,那就是糧食才能決定一切。為了獲得糧食,自起兵起來,周士相就在着手恢復生產,甚至於發兵安南。
有了糧食,人餓不死,才能談其他。沒有糧食,光有一堆金銀,又有什麼用。
光復南都,佔領江南以後,周士相頂着壓力進行清欠,自然不是他財迷心竅,而是他要解決問題,解決一個積弊兩百年來的大問題有錢的同時也得有糧食。如那些士紳所言,賊秀才這是窮瘋了,想學李自成,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只是二者的目的不同。清欠的本質是為了打擊江南士紳,瓦解他們的特權,削弱他們對地方的影響力,而不是為了他們口袋中的銀子銅錢。
清欠也只是一個開始,並非結束。清欠的目的達到,那必然就要「建村設鄉」。解決效率低下的行政運行體系,讓皇權下鄉,對地方實行有效動員,無疑就是「建村設鄉」的本質所在。周
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