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於整編軍隊同時,周士相沒有對山東正在爆發的反清起義坐視不管。
於七起義已經蔓延整個登萊,山東綠營對此肯定是無能為力的,否則索尼也不會急調屯泰部開赴山東平亂。
趁人病,要人命。
周士相現在若趁徐州清軍空虛之時大舉北上,完全能一舉佔領徐州,並乘勢進入山東,和於七起義軍取得聯繫,前後夾擊山東清軍,一戰而定山東,進而對京畿形成正面威脅。但這樣做無疑是將之前制定的戰略全盤推翻,並且需要緊急動員北上大軍,時間上根本來不及。等到太平軍集結完畢,黃花菜都涼了,於七的起義軍根本不可能堅持那麼長時間。
軍部連夜制定了一個方案,那就是江北軍暫時不進行整編,而調兩到三個鎮由葛義親自指揮北進,以最小的代價和最快的速度拿下徐州。
以兩到三個鎮的兵力規模北上,既可以避免調動大軍北上,影響正在進行的整軍,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大批錢糧。江南暴亂的發生不但讓百姓損失嚴重,也讓江蘇今年的稅收急劇下降。現在為了賑災和災後重建,周士相不得不將屯積在崇明、松江和太倉等地的軍糧拿出一部分來返還地方。這也是為何北上遼東的計劃不得不中止的原因。沒有錢糧支撐,再龐大的艦隊也不可能在遼東有所作為,甚至都不可能支撐到朝鮮求和。
軍部的這個方案顯然可行,因為江北軍的訓練和駐防就是針對徐州清軍的。在距離上,也是離徐州清軍最近的,並且江北軍本身就有一批存糧,軍部再咬牙調一部分過江,完全能夠支撐兩三萬人所需。
江北軍拿下徐州,進而佔領整個山東,周士相毫不懷疑,但他考慮的是,山東一旦失守,北京的小皇帝和滿州權貴們還有沒有膽量繼續留在那裏,等待中原的鰲拜和吳三桂分出勝負。
如果小皇帝和滿州權貴們沒有膽量再留在北京,選擇帶着他們幾十年搶掠的財富,再裹挾京畿的百姓退出關外,那麼佔領一座空城對於太平軍而言,根本沒有意義,反而會讓今後的麻煩變得更大。想要在遼東,在關外徹底清剿蕩平滿州,周士相要投入的就不是兩三個鎮這麼簡單的事。
一直以來,周士相的態度就是要麼不北上,北上就必須滅族,將滿州連根拔起,絕不能讓一個滿州韃子逃出關外,上至老梆子,下至小崽子都不行。真正做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為此,周士相不顧眾將反對,力排眾異,堅持調動水陸兵馬北上遼東作戰。雖然這個大膽且冒險的計劃因為江南暴亂而不得不中止,但周士相卻從沒有放棄這一計劃。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
骨子裏,周士相對滿州其實是懼怕的。他怕的不是滿州的兇殘,而是滿州的「韌勁」。
大明為何有中原的遍地烽煙,為何有甲申之變,為何有三帝殉國,為何有156座大小城池被屠殺的慘劇,咎其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天災人禍,而是因為長達三十年的「遼事」活生生的拖垮了大明。
滿州若出關,意味着這場「遼事」還將繼續。周士相不可能容忍這種局面出現,更不會讓滿州和當年的北元一樣苟延殘喘下去,成為漢人的邊患。
滿州不是遊牧民族,而是漁獵民族,他們是不可能像蒙古人一樣在草原上東奔西竄,一個據點被焚毀就逃至另一個據點,利用茫茫大草原和明軍游擊。當年成祖皇帝五出塞外,卻依舊無法徹底消滅蒙古人,結果十多年後,一場土木堡之變讓大明朝再次意識到蒙古這條惡狼仍有反咬的能力。
但關外沒有大草原,可卻有茫茫林海,太平軍可以佔領城鎮,卻無法在茫茫林海中將滿州人一個個抓出來砍頭。也不可能分兵一一把守各個要點,那樣就會重新陷入幾十年前遼東明軍的境地。那時候,關外的明軍尚有三百萬漢人百姓支撐,現在,關外卻沒有一個漢人。純靠關內調糧支援,太平軍在關外就好比一座破敗的房子,處處露風。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再次出現薩爾滸的悲劇,萬劫不復。
更重要的是,周士相不可能在關外長期駐紮大軍。駐軍少了,對付不了滿州人,駐軍多了,關內的財政吃不消。依明朝現有的人口,二三十年間也無法做到將關外開發成周士相前世的所知道的東北,所以周士相堅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