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謙,你不能輕視鐵鷂子,」李三狗騎在馬上說道。
這一戰一千多名鐵鷂子遭遇太慘,他們還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便一起被淹死或活捉了。
但讓他們披掛起來,威力很大的,甚至李三狗懷疑就那一千多名鐵鷂子就能將自己這幾營騎兵輕鬆幹掉。當然,王巨與自己也不會傻呼呼地在正面戰場上與他們交戰。
這些鐵鷂子不僅全身重甲,包括戰馬,而且所挑選的士兵都是勇士,有的士兵手持的兵器非是夏國劍,而是沉重的鐵錘,史上後來元蒙將西夏鐵錘做了改進,變成六棱形的西夏帕耳錘,成為戰場是最致命的殺手。往往一錘就能將敵人砸得腦袋開花,連堅硬的腦殼都能生生砸碎。
不過無論西夏與元蒙,正式用錘的戰士還是很少,太重,一般人玩不來。
但王巨對李三狗迷信鐵鷂子有些無語。
重甲騎兵不是沒有,遼國鐵林軍就是重甲騎兵,不過沒有利用好,宋朝以前也組織過靜塞軍,那是更犀利的重騎兵,遠勝過鐵林軍與西夏的鐵鷂子,將耶律休哥殺慘了。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消失不見。
實際若王巨與蔡挺不解釋清楚,馬上就是在環慶路組織一萬多騎兵,也會麻煩。
想要一支犀利的騎兵,首先馬得好,不但要照料好戰馬,包括馬的飼料更不能馬虎,甚至也不能拉車子,平時還要讓它跑起來。
因此養一個騎,相當於養三到四個步兵。
若大的環慶路。養一萬來名騎兵不算多,五個州,閒置的草場不要太多,關健就是這個費用,以後就是麻煩。
並且宋朝是消積防禦的政策。騎兵是幹嘛的,野戰的,防禦砦堡時作用不強,所以費用增加,會有一些眼光短淺,或者綏靖派大臣彈劾。
但王巨對重騎不迷信。包括金國的鐵浮屠。史上金兀朮帶着十萬大軍,一萬五千名拐子馬,五千名鐵浮屠殺向南宋。拐子馬就是中輕型騎兵,鐵浮屠就是重騎兵,結果順昌一戰。讓劉錡幹掉了五萬大軍,一萬拐子馬,三千鐵浮屠,金兀朮連忙撤退,岳飛再來收拾,又幹掉了五千拐子馬,三萬大軍與兩千鐵浮屠,結果金國五千鐵浮屠全部覆滅。為什麼?太笨重了。就象現在宋朝步兵的步人甲一樣,沒有了速度,只要戰術得當。只有死路一條。
即便正面戰場,鐵鷂子也火拼不過元蒙輕騎。
想讓宋軍練出來一支元蒙輕騎,那是不可能的,但若是王巨設想的那個新式鎧甲能成功,騎兵穿着十幾斤重的馬甲,再於戰馬上披上十幾斤鎧甲保護關健部位。也就是偽重騎,實際的中輕騎兵。那麼鐵鷂子也是找死的下場。
但怎麼辦呢,得給李三狗一點面子。
不過胡謙聽着李三狗忽悠。卻信以為真。
大半天胡謙才醒悟過來,說道:「趙指使,雖如此,但不及指揮重要啊。」
李三狗不作聲了。
若象這樣打,鐵鷂子好,撞令郎罷,又有什麼區別?要麼區別就是鐵鷂子士兵很強壯,說不定以後讓王巨多賣幾個錢……
四營騎兵撲向了則韋寨。
如果將幾支來犯的敵人實力劃分一下,也許是鐵鷂子最強大,相對而言,葉悖麻帶到青溪川的那支軍隊也是最強大的軍隊。次之就是留守在荔原堡的五千兵力。
再次就是則韋寨這支兵力了。
他們是從金湯城抽來的,嚴格說也算是後勤兵了,而且為了從崎嶇的山道上到達平戎鎮,只能派三千步兵過來,進一步削弱了戰鬥力。要命地是他們前天與葉悖麻聯繫上了,以為華池縣成了他們西夏人的天下,個個都麻痹大意。
但因為他們實力比較弱,王巨派了葉指使過去,增加了各村寨防禦的實力,一個村寨都沒有攻下來,還好,他們有自知之明,沒有覬覦平戎鎮。可反過來說,平戎鎮也沒有多少兵力了。
則韋村前是一塊河谷,這也是九成華池村寨的情況,只有極少數人生活在真正的山區,餘下的都寄居河谷,土塬生活。這支西夏軍隊大咧咧休息了一夜,正準備出發,也派出斥候去華池鎮打探,但斥候還沒有回來,餘下的什麼也沒有了。四營騎兵撲來,他們都沒有察覺。
李三狗帶着四營騎兵殺了過去。
葉指使也早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