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暗黑大宋 > 第三〇七章 南方

第三〇七章 南方

    (.r.)

    「我與楊勾使看過了,雖是山區,不過有一條山谷可以引水過來。但前者必須要鑿穿一座土山,開出燧道,後者甚至要鑿穿兩個土山。可成,但用費很多。」侯可說道。

    他們也知道經費緊張,然而反正已經玩大了,不如索性玩得更大一點。

    水位提高三丈多,那得灌溉多少耕田哪。

    主要是火藥給了他們底氣,否則炸山開燧道,他們以前敢想麼?

    「走,我們騎馬過去看一看。」

    這是正事,王巨也不顧得回家看望家人了。

    一行人騎馬沖向仲山。

    實際起初他們選定的渠首已經屬於山區,但情況稍好一點。當然,在洪口下囤水,那個不屬於山區,即便有山,也不過是零星的小土山,能繞過去,所以用費很少,只是涇水水位低,灌溉面積有限,最後大家放棄了。

    大家先來到侯可說的第一個地點。

    王巨站在涇水邊,也不用量,看着水流的情況,便能判斷出來了,略有一些落差。

    事實侯可與楊蟠所挑定的兩個地點,現在這個地點也是明朝王琚所選擇的地點。到了明朝時,涇水惡化更厲害,水位線低,宋朝所建的三白渠不管用了。侯可所選擇的第二個地點,便是後來民國時,在楊虎誠支持下的水利大師李儀祉的涇惠渠的選址。不過那時涇水惡化得更厲害。如果說現在涇水流量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那時的涇水水流量只能算是一個只能爬行的孩童。因此那怕幾十年後現代化施工。灌溉面積只有萬畝。

    折成宋朝的頃是多少?


    宋朝的頃不是一公頃的十五畝,而是一百畝,但也不是後來的畝,而是一百宋畝。因為宋朝丈尺比後來的小,一宋畝相當於九點一分後世畝。一頃是九十一後世畝。也就是那時的技術與生產力,灌溉面積還不足一萬五千宋頃。

    但也不是完全吻合,畢竟那麼多年過去,山川地形都略有所改變。

    侯可帶着王巨往前走。指着一座山說:「只要打通那座山,便可以將水引向山後的山谷,而且因為地勢較高,可以作引水渠,以後清除蓄水池的河沙。」

    這個蓄沙池,最早見於王巨與章楶的那個摺子。它的出現也是迫於涇水惡化所逼,古人說涇清渭濁,後來由於在涇水上游開屯,涇水惡化。到唐朝時反過來了,變成了渭清涇濁。到宋朝時。由於漢人大肆在渭水上游砍伐木材謀利,包括趙普在內,渭水也開始惡化,這個環境保護問題,還引發了後來的衝突,包括宋軍在河州的一場慘敗。

    因此王巨到了涇渭合龍處看了看,也沒有看到什麼清濁的奇景,反正大家差不多,都是泥河滾滾,黃得刺眼。

    王巨又好氣又好笑,這使得他想起前世的評價,涇渭變成了什麼?是黃涇水,地溝油,黑渭水。黃黃的涇水,黑乎乎臭烘洪的渭水,涇渭又開始分明了……

    如果不置蓄沙池淀沙,即便將所有引水渠修好後,泥沙沉澱,最後溝渠淤平,整個水利又失去了效益。

    所以才有了蓄沙池。

    從涇水引過過來,這段溝渠叫渠首,這裏不能淀沙的,水流有時候會很急。渠首繼續向前,然後選擇一處山谷做水庫,但這個水庫與蓄水無關,而是淀沙。經過一段時間流淌後,水勢平緩,再到水庫,水流靜止不動了,它還在流,但會以很慢很慢的速度流向這個水庫各處,陡門放開的水,僅是包含了一小部分新入的水流,大多數是沉澱後的河水。然後再經引水渠流向第二個水庫,基本成半的泥沙就沉澱在這個水庫里,還有一成會繼續沉澱在第二條引水渠里。

    但這個引水渠與水庫地勢比較高,若是沉澱得厲害,通過泄水渠在秋天水位低的時候放水出去,下游陡門關上。再組織民夫將河沙擔出去就可以了。

    現在這個選址,落差更大,更適易做蓄沙池。

    王巨走到那個土山前觀看。

    「這座山石質軟,缺點就是容易倒塌,因此我們又想出一策,將燧道開鑿好後,引水渠建成一個倒瓶口,下大上小,再合上石板,堆上亂石,那麼山體就是倒掉,也不會影響引水渠。」

    實際這就等於變成了地下河。

    「那不行,如果那樣,萬一維修,還是很困難,」王



第三〇七章 南方  
午後方晴推薦:  
隨機推薦:  網遊之九轉輪迴  紅色莫斯科  最強升級系統  特戰之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暗黑大宋"
360搜"暗黑大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