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相呢?
就是為了銀行司,趙頊也不可能真的容許王巨這麼做。
其實當天王巨承諾了趙頊兩件事,謝景溫或者可能還有其他的兩三個用來立威的大臣,明年冬天就會全部調回來,未必調到京城,但會調到其他地區。
再說,後年就要開戰了,讓謝景溫呆在保安軍能幹什麼?
至於安燾、梁燾與王岩叟三人,後年春天也從彼岸用船帶回來,但明年不行,明年銀行司還沒有完全安定,而且時間短了,這三個傢伙說不定還會變本加利。
如果梁王二人因為受不了當地的天氣生了病,則立即用船轉移到豐市或者更東邊的林市、花市。但有一條,只能越轉越遠,不能往迴轉移,否則這三個傢伙還改不了性子。
並且到此為止了,過了,就不及了。王巨還從一些渠道得知,為此,高滔滔大怒,找到趙頊,母子倆爭執了好一會兒。
不過也足夠了,整個朝野內外,鴉雀無聲,噤若寒蟬。
而且另一件事也要做了……
皇苑裡種着一分地的土豆。
實際在船上時,王巨就看到土豆嚴重腐爛了,船上潮濕氣太大了,即便擱了生石灰吸納水汽都不行,畢竟它們不是從彼岸帶過來的,而是從彼岸的彼岸帶過來的,滯留的時間太長了,而且許多時間是裝在船上的。其實不僅是土豆,彼岸帶過來的一些醃肉制是如此,因此為了防止,有時將肉往鹽滷里熱漬,然後曬成或者烤成皮條一般的堅硬,這才往內陸運輸。
但這些土豆腐爛了,卻不能在船上種植。因此快到密州港時,王巨索性讓水手往上面澆水,催其發芽,這樣。就等於縮短了移載後的生長時間。否則等它快要成熟時,冬天就來了,那還收穫什麼?難不成要替它蓋大棚麼?
正是這個措施,雖然錯過了時季。不過也避過了冬天降臨。
皇苑這一分田只是一個樣板,代表着皇帝重視農業與糧食了。
其他的大頭是在開封府與附近的相關州縣的官田裏,派專人管理、施肥、鋤草,十分慎重,現在不能將它們當成食物。而是要當成寶貴的種籽。
到了收穫時季,王巨說它們高產,倒底會不會高產,馬上就揭曉了。
趙頊傳幾十名重臣去了皇苑,然後讓幾名太監與近衛將土豆一一挖上來,甚至怕漏挖了,挖得很深。
但大家都能理解。
古代糧食確實是一個問題,比如唐朝,連清廉的宰相主食還是黃豆。
宋朝引進佔城稻,糧食問題得以進一步緩解。但就是這樣,茭白還是作為六糧之一的存在,所以一些惡霸為了多種茭,故意將河堤堀開,讓良田變成池澤,以此來種茭謀利。然而想一想,如果不吃飯,天天吃茭白,那會是什麼樣的日子。
太監繼續,土豆挖上來了。得將泥土弄乾淨,這樣才能稱出它真正的重量。
好一會兒,太監才取來大秤,稱其重量。
一百零七斤重。
王巨蹙了蹙眉頭。不說是土豆畝產能達萬斤的嗎?
他還真誤會了,實際在天朝初期很長一段時間,土豆的畝產只有一兩千斤,後來的什麼就不說了,連水稻都能達到畝產千斤以上了,就不要說土豆。
因此王巨產生了誤會。難道是因為時季錯過了,或者不適應,或者自己記憶中的種植方法不對?
他在胡思亂想呢,然而幾十名重臣一起訝然。
這個面積是沒有問題的,趙頊沒有必要靠做假來褒揚王巨,只能說皇苑裡的土地更加肥沃,然而如果不錯過季節呢,是否產量更高,最少畝產七八百斤有的吧。
想一想北方畝產有多少,兩季下來,不過兩石多點。
這錯過種植時季的土豆,僅是一季產量就能保持在十石,最少七八石以上,得能養活多少百姓哪?
聽着大家的訝然聲,王巨苦笑了一下,這是土豆,如果是紅薯,產量出來,這些人准得嚇得都不相信了。
他揮了揮手。
趙頊身邊的太監會意,產量出來了,但它得怎麼吃。
王巨提供了幾套食譜,做糧食的,做菜餚的。
這幾名太監將土豆抬下去開始做膳食了。
對於這
第779章 土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