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是狗韃子?
只要仔細看過地圖的人,都會知道大明的新京師處於怎樣一個要緊的位置。大明邊陲要地稱重鎮者共有九處,遼東、薊州、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太原、固原,其中幾乎處處都是防範蒙古,而北京城距離蒙古最近的地方只有一百多里。儘管有明初就修建的大邊次邊數道長城圍護,但大明的心臟仍然是處在一個極其靠近前線的戰略位置。
而張越更是親口聽永樂皇帝朱棣提過遷都北京的一大用意,那就是為了防止子孫後代在南邊的日子太過安逸,而將領無能無法抗衡蒙元,難免出現宋朝那時候一再南逃的景象,所以才要天子守國門。對於這種解釋,張越儘管覺着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但亦不得不佩服朱棣的氣魄。畢竟,警鐘長鳴總比溫水煮青蛙的安逸富庶強。
宣府距離京師只有三百五十里,若是馬不停蹄,一日就能到,但這一次張越押送的乃是火器火藥以及大批其他軍器輜重,又不能走水路,都是徵用驢騾由民夫用大車運送,迤邐一兩里,因此這路上行程自然是難能快起來。出了居庸關,一路上除了些小村莊之外,但凡大些的地方不是衛所就是千戶所,全都是軍管,官道兩旁還能看到那些收割完的軍屯地。
陸豐雖說是苦出身,但這些年一直都過着享福日子,這樣慢吞吞地在路上晃悠,一旦錯過村鎮還要在野外紮營,而帶出京師那些精緻點心畢竟不能當飯吃,因此即便他不用和那些兵卒以及民夫在一個大鍋裏頭吃飯,可這一路實在太慢,七八天下來,他就不耐煩了。
這天晚上又是在野外紮營,周百齡安排好一應防戍之後,這才緩步往自己軍帳的方向走去。快到地頭時,看見自己的親兵都圍着篝火坐在帳前十幾步遠的地方,一個手腳麻利的親兵正在燒烤白天打到的幾隻野味,他就隨口吩咐道:「炮製好了送一些去給陸公公和張大人於大人。這一路上吃乾糧,恐怕他們未必吃得消。多擱些青鹽和佐料,別捨不得!」
「大人,陸公公早打發人來說不許過去驚擾,這會兒恐怕是早就在馬車裏頭睡下了!至於小張大人和於大人都在您的帳子裏,小張大人早就吩咐過到時候分潤一隻了。這烤山雞小的拿手得很,佐料什麼您就別操心了,回頭立刻送進帳子裏去!」
「油嘴滑舌,我說一句就招惹你這麼一堆!」
周百齡笑罵了一句就快走幾步進了帳子。看到張越和于謙正在那兒對着地圖計算時間,他便上前笑道:「小張大人和於大人別擔心日子,這京師到宣府這麼一段路途我走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再說咱們走的都是驛道,如今天氣又乾燥,絕對誤不了事。明晚就能進保安州,接下來頂多再走兩三日,就能到宣府,離皇上定下的期限還能有兩日空餘。」
張越這些天閒來無事就在車上看看書,晚飯之後也常來找周百齡說話,這會兒就轉身笑道:「有你打保票,我們就放心多了。畢竟,這軍器火藥運到宣府就要沿途存儲,乃是最最要緊的東西,出不得一點紕漏。對了,我剛剛和廷益兄說起,聽說宣府一帶蒙元諜探很多,不知道是真是假?」
「這是一點不假,否則每逢糧餉軍器運送,也不至於老是要京營精兵隨行。」
周百齡抬手請張越和于謙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這才解下腰中水袋一仰脖子痛喝了一氣,然後一抹嘴解釋道:「宣府大同等地乃是早就定下的規矩,不設文官,只用軍法,所以這裏幾乎都是軍戶。衛所千戶所大多是集中設置,那些村鎮中住的其實都是軍戶,所以若是有諜探進來,往往避開那些地方四處轉悠,若是撞上落單的軍士,或者是某些沒帶多少護衛的路過官員,在刺探情報之外,也會殺人行刺。」
于謙生於江南,這還是第一次踏足宣府鎮,聞聽此言頓時問道:「蒙元竟如此猖狂?怎麼在朝中很少聽說此事。」
「報上去的只是一丁點而已,若是差不多的,總兵府往往就瞞報了。」周百齡並沒有笑話于謙書生意氣,無所謂地一攤手道,「雖說韃靼和瓦剌都已經歸順了我朝,但這些年哪一年沒有小股擾邊,這些諜探只算是小事。只不過咱們如今的位置北有長安所,西有延慶州,咱們這兒又都是至少經歷過一次北征的精兵,不會有人打咱們的主意。」
「蒙元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