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父子重逢日,又見舊友來
對於如今的大明朝來說,天子出巡並不是難得一見的勾當。和侄兒建文帝不同,永樂皇帝朱棣是在馬背上打來的天下,如今雖然坐着龍庭,卻仍有一種脫不去的驃悍武將氣息,之前就曾經兩度北征,第一次把韃靼打得七零八落,第二次則是把瓦剌教訓得滿頭包。而這一次,北巡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視察北京,以便日後正式遷都。
在天子北巡車駕浩浩蕩蕩起行的時候,一隻六桅帆船也悄無聲息停在了南京城的外金川門碼頭。由於百姓們都去圍觀那天子出巡的盛景,這邊便顯得冷冷清清,只碼頭上幾個苦力仍在眼巴巴地尋覓生意,一見到有船停靠便呼啦啦全都圍了上去。
甲板上立着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瞧見苦力們一窩蜂似的湧上,便吩咐隨行的幾個僕人前去料理行李事宜,自己則是施施然從舷板上下了船。搭起手望了望湛藍的天空,又聽了聽那邊討價還價的聲音,他便四下里望了望。
「三老爺!」隨着一個又驚又喜的聲音,一個人一溜小跑地奔了過來,還沒站穩就滿臉陪笑地解釋道,「今兒個皇上和文武百官恰要北巡,這好些路上都封了,小的繞了老遠的路方才趕過來,讓三老爺久候了!」
「我也不過是剛到罷了。」張倬望着來人,欣然點了點頭,「雖說我沒碰上赳哥兒,但先頭那些信我卻看了。你跟着來南京這麼一遭,奔前走後着實辛苦,還險些遭了他們三個的數落。英國公在信上很是誇讚了你識大體,我來之前老太太還說,等你回去要重重賞你。」
「小的都是做份內事,什麼獎賞不獎賞的。豈不是折殺了小的?三少爺原本也是要來迎的,只不過今兒個正好英國公隨駕,他便到神策門去送行了。」
高泉笑得連眼睛都眯了起來,回身吩咐帶來的幾個隨從上去幫忙,又詢問了幾句家中狀況,這才笑道:「雖說信上都寫得分明,不過小地還是要多幾句嘴,三少爺這回到南京城可是碰到了老大的機緣。皇上和皇太孫都見過了不算,就是英國公和夫人也是讚賞有加,都道他年少機敏,更難得的是沉穩……」
張倬聽高泉嘮嘮叨叨打疊了一長溜逢迎,不禁莞爾一笑,心中卻着實歡喜。回頭看見那邊有人從舷板上下來,他招了招手便叫道:「小七,過來!」
和張倬同船來到南京的正是顧彬。他比張越還大一歲多。如今已是年滿十六。他頭戴一統山河巾,身穿一件樸素的藍色袍子,腰間束着同色腰帶,腳下穿一雙青布鞋。雖看着有幾分寒酸,卻收拾得利落精神。卻也難以讓人生出輕視來。
高泉之前並不知顧彬會來,愣了一愣方才上前見禮,稱了一聲表少爺。顧彬卻知道別人不過是看張倬的面子,不好生受。便側過身避了,又叫了一聲高管家。
「小七原本打算今年參加鄉試,督學大人卻說他學問根底雖好,磨練卻不夠。府學中固然有幾個學問不錯的老學究,但河南畢竟比不上江南士子云集文採風流,所以這次老太太之前帶了一封信給英國公,給他謀了一個監生。」
這一番話算是解釋了顧彬同行的由來,張倬便吩咐高泉帶人儘快搬運一應行李。等人一走。見顧彬略顯侷促,他便溫和地在其肩膀上輕輕拍了拍:「我知道你一心想儘早考一個舉人出來,不過你還年輕,好好磨練方才是真。你看看朝中那麼多官員,年少得志地又有幾個?年少高位招人忌恨,在國子監讀上幾年書,多交些朋友對前途也有裨益。」
雖說張家老太太顧氏便是自家的祖姑姑,但顧彬更知道此次能有這般機緣都是張倬從中幫忙的緣故。心裏自然是感激的。此時聽如此告誡。他連忙點頭答應,只初到京師帝都。望着那城牆和進進出出的人,難免生出了無限好奇和感慨。
等到所有行李從船上卸下,又一件件裝車完畢,卻也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高泉拿錢賞了船老大和一應水手,又多給了那幾個苦力幾十文錢,一時間引來了無數感激的稱頌聲。他卻是聽多了這些,絲毫不以為意地迴轉過來,將張倬和顧彬送上了居中的一輛馬車,自己翻身上馬便喝令起行。
彼時北巡的大隊人馬已經從神策門出發,原先封閉地各條道路便重新恢復了通行。外金川門恰是暢通無阻,而金川門卻盤
第一百零七章 父子重逢日,又見舊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