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一幅畫卷鋪開在御桌上,不過不是潑墨山水,也不是工筆美人,而是簡簡單單的一幅由不同顏色的線條和圖標組成的輿圖。
在圖紙上,實線代表的道路縱橫交錯,營中各坊的界線用虛線表示,紅色的線條是溝渠,藍色的則是引水道。一座座簡易房舍是小小的方框,水井的標誌卻是○中加個井字。風車、茅廁、各色地標都有獨特的圖案來表示。卻不似過往的輿圖,是山就真的畫座山,是水就真畫條河,亭台樓閣、房子、屋子都照着原樣繪在圖上。
而趙頊已經習慣了韓岡的這種圖紙風格,當初從關西送來的地圖,就是漸漸的都轉換成了用圖標符號來標誌山水城寨。看起來雖然不如舊時直觀,但更為清晰明白。
對着圖紙,圖軸一側密密麻麻的註解,再加上韓岡在一邊則不厭其煩的回答着心中的疑問,趙頊很輕鬆的就將韓岡在流民營中的一番佈置在腦海中形象的繪製出來。
從提供給流民們的簡易屋舍,到飲水道的設置,再到臨時保甲的設置,防火防疫的應對,只剩老弱婦孺的家庭的安排,甚至還有糞便的處理,細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細節都儘量考慮到,從中也可知道韓岡究竟費了多少苦心。
看着比上次覲見時,似乎瘦了一些的韓岡,趙頊有着深深的感慨。在他看來,治政的才能上,朝中能與韓岡相比的官員還是有不少人的,但能如韓岡一般用心的,卻是極少數。
『畢竟還是寒素出身,所以才會對流民感同身受。』趙頊暗自想着。
從輿圖上抬起頭,趙頊點頭而笑:「韓卿果然用心,這一下朕也可以放心了。」
韓岡退後半步,躬身道:「臣愧不敢當。」
一直以來,韓岡與王安石若即若離的態度,才是趙頊相信韓岡說辭的關鍵。
呂惠卿、王雱、呂嘉問這一干人,在天子面前為新法辯上千句,也比不上韓岡輕輕巧巧的三五句話。
娶了女兒是一回事,但在政治上,韓岡沒少拆王安石的台,尤其是經義局一事,鬧得翁婿離心,趙頊也是清楚的。
在趙頊的印象中,韓岡對於新法,有的認同,有的反對,對於不了解的法度絕不會盲目說好,這次才是為人正直的表現。
所以趙頊想聽一聽韓岡對鄭俠的看法:「韓卿,鄭俠妄言白馬之事,以不實之罪彈劾卿家,不知卿家覺得該如何處置?」
韓岡沒有猶豫:「鄭俠妄言臣過,臣心中亦是不忿。然朝廷治政,不當以言辭罪人。臣願陛下斥其謬言,容其改過。」
趙頊瞥了王安石一眼,這又是韓岡跟他岳父不一樣的地方。王安石很多時候,都是要將反對者踢出去京城,反而趙頊要設法保着朝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存在。
只聽韓岡繼續道:「鄭俠於疏中言之鑿鑿,道所繪流民乃其親眼所見,治罪於他,料其難服。臣懇請陛下將鄭俠轉調府界提點衙門,或是白馬縣中為官,讓其親眼一見微臣如何安置流民。」
趙頊差點失聲要笑起來,韓岡看似穩重,但還是年輕氣盛,硬是要將鄭俠折服。從這番話中,可見他的自信,但趙頊不會拿救治災民之事冒險。
他現在對鄭俠的看法很差,哪裏會讓這等殲人就任關鍵的職位,搖搖頭,「這一事,朕就不能允你。朕雖不欲以言辭罪人,然朝廷自有法度在,鄭俠區區一監門官,擅發馬遞已是一樁罪過,而妄言無據之事,更是難赦!卿家不必多言了……」
……………………
吳充今天不知第幾次擱下了手中的筆。桌上堆着的公文足有尺許,等待他批覆的軍情文案一封接着一封的從承旨司送來,但他面前的公文只見增高,不見削減。
但承旨司那邊並沒有來催促,吳充樞密使的身份不提,另外,承旨司的前任長官,前樞密院都承旨李評也就在吳充這裏。
李評是娶了太宗女兒萬壽公主的李遵勖的孫子,算是外戚出身。極受天子寵信,常常留他下來聊天。但李評極端敵視新法,沒少在趙頊面前攻擊免役法等事,王安石几次三番要將其治罪,都給趙頊保了下來。不過在兩年前,李評私改樞使文牘被王安石抓到,將之逐出了京城,外放保州為官。
李評在外任官兩年不到,便被吳充找了個由頭召回了京城。新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