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朝每次寫信回來,都有專給五叔的信,問的便是田莊的事兒,反是油坊一句不問,紙坊也只提了幾句,就是給家裏的,也要提一提田莊的事兒。雲暢自然知道,自家姐姐最關心的,就是田莊。
其實田莊的產出,相比油坊紙坊和鋪子要少的多,雲暢不知道姐姐為什麼最關心的反兒是田莊,但因為姐姐關心,雲暢自然也就跟着關心起來,農忙的時候,不只淮河邊上幾家共有的田莊,就是洪澤湖老子山那片田莊還有白馬湖的田莊,雲暢也跟着五叔和七叔親自去過。
所以,對田莊的情況,雲暢還算了解。
見雲朝相問,雲暢便把各處的情況都說了。
「今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菜籽的收成也好,九叔說了,估計油坊里至少三四個月不用從外頭進菜籽回來。光這一塊,省下的路費和米糧鋪里賺的利潤,就能減下近一成的成本呢。麥子收成也好,因着幾處田莊良田地都夠肥,平均下來,畝產也有近三百斤。如今家裏新建的糧倉里,因免稅的多,所以雖然納了點稅,扣了佃戶的留糧,還足余了三萬多石的麥子,再不怕荒年了。」
三萬多石啊,這可是近四十萬斤的麥子,這還是古代畝產低的情況下,這要是放在後世,畝產千金,哪怕不足千斤,也得翻上三倍左右,那可是一百二十萬斤左右的麥子。
作為一個從農村人均田畝不足一畝的時代穿過來的人,雲朝表示數字這東西,才是真正刺激人的存在。
就算四十萬斤麥子吧,那也足夠可觀了。
不過轉而一算帳,自己家如今雖然人口不多,但是養活的人多呀,光她一個人的護衛就有二十多個,再家上家裏的十名護院,還有丫鬟小廝,如今竟然要養活五六十口人,再加上她還有五百親兵呢,哪怕一人一天消耗一斤麥子,一個月光麥面,也得消耗上近兩萬斤,那些麥子,一年下來,大半自己家就吃掉了。這麼算,好象四十萬斤麥子,也就不算什麼了。
當然,她的五百親兵,其實不是她自己養活的,朝庭有供給。雲朝想了想,覺得還是自己家留着不賣的好。除了自家吃用,也得存點糧,萬一遇上年成不好呢?也比從外頭買高價糧要合算的多。再說了,她自己就有點心鋪子和食肆,需要的糧食更多。不但不需要賣,怕還得從外頭買些。
自己有田地產糧,倒比外頭買麵粉,要便宜的多,也能省下不少銀子呢。
雲暢又道:「夏種的事情,五叔和七叔也都按排好了,淮河的地因才種了一季,那裏的田地夠肥,都是河淤地,又臨水,五叔的意思是種水稻,我們這支原本幾家的四百多畝地,便不種糧食了,全都種上椒椒,西紅柿這些疏菜類的。老子山的地,良田留着,一半種水稻,一半種玉米,旱地山地都種上紅薯和土豆。玉米已經種上了,五叔說,若是如姐姐說的早收的話,還能趕種一季晚大豆。紅薯也要可以打秧了,正等着移裁呢。」
雲朝沒想到這小丫頭說起農事來,竟然頭頭是道。便笑問:「那白馬湖那邊呢?」
雲暢道:「白馬湖我也跟着去了,五叔說,那邊的地比老子山還好些呢,也是一半種水稻,一半種上玉米,旱地都種上紅薯和土豆。」
雲朝皺了皺眉:「如此,大豆種的可不多,油坊里得用,雖說從外頭進貨也是一樣的,可自己家備些,萬一有什麼突發的情況,也能頂一時。」
雲暢笑道:「這個姐姐不用擔心,如今四里八鄉的,誰不知道咱們家油坊紅火?油坊可也有族裏的份,五叔早與族長家的昌大伯說了,昌大伯也與各鄉各鎮的那些大戶們談過,如今倒大半願意拿出旱地來種大豆,到時候也不必油坊出面,由着燕氏族裏出面在全縣收購,菜籽也是一樣。反正外頭我是沒看着,咱們村里,邊邊角角的地兒,如今可都利用了起來。」
雲朝就覺得,五叔這事兒辦的漂亮,自己家雖說有了油坊,可外頭眼紅的未必少,如今把這好處也叫別人沾些,至少將來貨源上頭,不至於太受別人制約。
只是,糧食的事情按排的好,可是辣椒卻是她急需要解決的。怕是光自己幾家的那四百多畝地,種出來的辣椒不夠用。再則,葵花籽什麼的,也能補充油的品類。好在這時候,還能趕得上再種些。既然自己村里能動員起來,幾種田莊上的佃戶,也不防動員一下。
第九百零三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