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處的身份位置和成長環境決定一生的志向。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欲.望,貧窮人家希望衣食無憂,商人希望大發橫財,權貴人家希望加官晉爵,至於皇子,想要的自然是那張號令天下的寶座。
李治是個特例。他對權力並無太多嚮往,他想要的只是當一輩子逍遙王爺,不需要掌權,不需要發財,每天玩玩鬧鬧,年紀再大一點,懂得了人間的風花雪月,愛好也適當的多一點,比如與好友謀醉,青樓與美麗的姑娘顛鸞倒鳳等等。
李治很多地方跟李素很像,尤其是性格里與世無爭胸無大志的一面,如果不計較年紀差異的話,李素簡直就像李治他爹,親生的。
這也許是二人合得來的原因之一,畢竟世上找出同樣兩個胸無大志的貨實在很不容易了。
但是李素可以胸無大志,李治卻不行>可以說從他出生起,有些事情便會註定落到他頭上,哪怕沒有李素的參與,該來的終究會來。
十幾個皇子都有當太子的可能,競爭太大,然而當李素忽然說出「立嫡不立庶」之後,李治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兩眼頓時睜圓了。
自古確實有「立嫡不立庶」的規矩,「嫡」就是「嫡」,「庶」就是「庶」,聖賢之訓,綱常之理,這些道理都是深入人心的,無論宮闈皇室還是尋常人家,「嫡」與「庶」的區別很大,可以說天壤之別,後世男人對古代所謂的「一夫多妻」制艷羨不已,其實是個誤解,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一夫多妻」的說法,這是違反倫常的,有的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個「多妾」也是有條件的,比如男主人的官職地位,或者男人多少歲數了與正妻仍然無後等等,各個朝代的規矩不一樣,這才允許男人納妾。
古代的每一個男人只能擁有一位妻子,她是唯一的正妻,成親時將二人的頭髮拈合在一起打個結,這便是「結髮夫妻」的由來,有資格與這個男人「結髮」者,也僅只一位正妻。
至於正妻之後,男人還想娶別的女人回家,那麼不好意思,你可以娶,但不可能給這個女人辦轟轟烈烈的婚禮,通常都是一頂軟轎趁着天夜,草草抬進家門便算禮成,其次是名分,正妻之外的任何女人,哪怕長得美若天仙,男人再怎麼將她疼到骨子裏,她的名分仍是「妾」,妾是沒有太多人權的,每天早起要去給正妻請安問好,遇到任何事都要向正妻匯報並且等待正妻指示。
如果正妻或妾室都生了孩子,那麼孩子的分別就更明顯了。正妻所生的孩子,便是「嫡出」,嫡出是註定要繼承老爹所有遺產的,包括官職爵位和財產,而妾室生的,便屬於「庶出」,庶出的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跟妾室一樣,任何好東西,吃的穿的用的,必須先讓嫡出的孩子挑選,嫡出的孩子挑剩下的,才能輪到庶出的孩子,至於老爹的家產和爵位等等,基本沒有庶出的孩子什麼事,還是老規矩,看嫡出的心情,給不給你都是情理之中。
千古以來,「妻」與「妾」的分別都是既定的,而歷朝歷代的皇室,自然也是這個規矩。比如長孫皇后,她是李世民唯一的正妻,所以長孫皇后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子,便是天家嫡子,按繼承順序排位的話,這三人理所當然地佔了前三的位置,其餘的十一個皇子,皆是李世民的嬪妃所出,嬪妃就是民間家庭里的「妾室」,自然屬於庶出,所以哪怕這些庶出的皇子裏有人年紀比李治更大,論順序的話也只能老老實實排在李治的後面,沒有任何商量或例外。
規矩就是規矩,聖賢制禮而定天下,「禮」就是規矩,世間千年綱常倫理全在聖賢定的「禮」裏面,不可違反,皇室尤甚,天下人的眼睛全都盯着皇室,如果皇室做出違反禮制的事,天下的禮就會亂套。
李治年紀小,但「嫡」和「庶」的道理還是很明白的,只不過在李素提醒之前,李治壓根沒往這方面去想,因為他老爹當年干出一樁違反禮制的事,那就是玄武門之變,所以朝臣和諸皇子都摸不准李世民的脈,都以為當今皇帝既然能幹出一件違反禮制的事,必然也不在乎多干一件,所以說不定庶出的皇子也有機會。
這番邏輯整理下來,真正嫡出的皇子如李治在內,並不覺得自己佔了多大的優勢,而庶出的皇子如吳王李恪,齊王李祐等,也不覺得自己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