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下吃了個大虧,若唐軍再次打入高句麗境內,很難說楊萬春會做出什麼舉動,而李世民也沒有把握能應付他。
很有意思,無論任何人被現實狠狠扇過耳光後,都會立馬乖巧下來,久違的智商重新上線,當初熱血上頭跋扈魯莽的混蛋樣兒全然不見,從裏到外透出一股子智珠在握的高人形象。
李世民也不能免俗,東征失敗後,他終於乖巧了,整個人充滿了睿智,將目前的時勢看得很清楚,於是理智地否決了程咬金等人的請戰要求,至於冷靜下來後回想起當初在高句麗戰場上自己的種種剛愎自負,李世民有沒有在夜深人靜之時悔恨地悄悄抽自己耳光,不可考。
不得不說,李世民這一次的決定是正確的,哪怕高句麗再亂,他也不可能再次征伐,拋開別的客觀原因不提,最重要的是,當初糧草被靺鞨騎兵焚毀後,李世民當場吐了血,身體已然垮了下去,他沒有精力再指揮大軍作戰了,而交給下面的將軍們,他又不放心。
說到主力大軍的動向,張亮預估了一下,大抵已過了長城,朝長安進發,算了算時日,李績所部輕騎若登岸後趕得快的話,兩軍或許能夠同時到達長安。
說完這些,張亮朝李績和李素深深看了一眼,拱了拱手,笑道:「大將軍和子正賢侄此次立下潑天之功,回京後陛下必有封賞,末將這裏先恭喜二位了。」
李績搖搖頭,道:「封不封賞的,老夫不在意,老夫如今已位至國公,官爵再高亦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老夫現在擔心的是陛下的身子……」
張亮一怔,接着嘆了口氣,二人閉口不言。
李世民陣前吐血的事幾乎所有將領都親眼目睹,當時太醫們匆匆忙忙在帥帳進出時的臉色大家也都看在眼裏,從太醫們凝重的神情上看得出,李世民這次吐血,體內病情很嚴重,恐已折了壽數,本是風華正茂之年,因此一戰而瞬間風燭殘年,時日恐無多。
大唐未來的儲君仍未定,下一任國君對外政策是攻或是守,對內是王還是聖,對臣子是加恩還是施威,如今都是未知數,思及此,李績和張亮二人面龐不由浮上憂慮之色,話題卻無法再說下去。
艙房內氣氛很沉悶,李素待了一陣便覺得受不了,起身告了聲罪,然後走出艙房。
船隊航行在蒼茫無際的大海上,龐大的戰船隨着海浪起伏不定,李素憑欄站了一會兒便覺得不妙,他突然發現自己暈船了。
…………
…………
夜色降臨,海上風浪小了許多,船隊靠風帆而行,風小了,速度也慢了。
李素獨自佔了一間艙房,部曲們大多與將士們擠在底艙,李素的艙房旁邊只住着方老五和鄭小樓。
離開金城港短短几個時辰,李素已吐了五次,吐得臉色發白,氣短體虛,方老五在跟前侍候着他,鄭小樓則雙臂環胸,面無表情地旁觀李素的狼狽樣子。
方老五端着銅盆,李素將頭湊在盆前,吐得稀里嘩啦,戰船的每一次起伏都令李素難受萬分,如同前世坐遊樂園裏的升降機似的,不同的是,升降機頂多幾分鐘完事,而李素此刻卻已坐了幾個時辰,更要命的是,據說海上這段行程要持續一個月左右。
「受不了了!鄭小樓,拔出你的劍,給我個痛快吧!」李素絕望地嘆氣。
鄭小樓臉頰扯了扯,嘴角一勾,說不清是安慰還是幸災樂禍。
方老五笑道:「公爺沒坐過海船,今日可遭了大罪,坐海船首先心要靜,靜下心跟着海船起伏的節奏走,腦子裏別光想着難受,也別往外看,就當是住在自己家裏,久了也就習慣了……」
李素嘆了口氣,無力地看着他:「你以前坐過海船?」
方老五笑道:「小人一輩子在岸上,從未坐過船,今日也是頭一遭,剛開始也暈,後來小人請教了一下水師的將士們,這些坐船的竅門是他們教的,小人嘗試之後,發現確實管用,公爺不妨也試試,接下來咱們要在船上待足一個月,像公爺這般吐法兒,怕是不妙,會傷元氣的。」
李素深吸了口氣,抬手指了指鄭小樓,嫉妒地道:「這傢伙為何也沒事?」
鄭小樓冷笑:「習武之人,講究的就是下盤穩,無論何時何地,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