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巴黎,愛麗舍宮,初春的夜色下,宮殿燈火輝煌。
在林有德原來的世界,愛麗舍宮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總統官邸,但在這個世界,愛麗舍宮是波拿巴-波旁家族的家族宅邸。這個世界的法蘭西採用門閥共和制,代表不同階層利益的門閥按照輪換機制來收養神姬,並且通過議會選舉組成政府,來維持國家的運轉。
實際上在林有德原來的世界,西方各國也廣泛存在政治裙帶關係。
以英國為例,英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首相之一溫斯頓?丘吉爾,追溯他的家族可以上溯將近四百年,追溯到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身上。當年約翰?丘吉爾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讓整個丘吉爾家族一直在英帝國內舉足輕重,到了溫斯頓?丘吉爾父親這代,雖然家道中落,但他仍然通過娶了大富豪的千金保持了家族在英國的地位。
所以溫斯頓?丘吉爾一出生,就註定將會成為英國上層部的一員。
而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其實也從英帝國那兒傳承了這套門閥政治。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他的父親,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的新大陸移民,但當時英國海外部隊兵源不足,便大量徵召殖民地人加入軍隊,於是華盛頓的父親就成為一名英國軍官,征戰多年卸甲歸田之後,靠着軍隊中積累下來關係,成為一方大地主。
喬治華盛頓年幼時父親去世,一度導致家道出現衰落,使得剛成年的華盛頓要去擔任消防員之類的職務,這也成為很多人歌頌美國的理由之一,可是這些人不會告訴你,不久之後華盛頓就靠着裙帶關係成為英軍殖民地部隊的軍官,而他的家族也在之後發生英法殖民地戰爭中大發橫財。
之後華盛頓之所以會舉起反旗反對英國,也是因為英國議會頒佈的《1763年法案》將華盛頓家族在戰爭中****的大片土地劃歸「國王屬地」,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染指。
而美國的另一位開國元勛本傑明?富蘭克林,雖然在自己的墓碑上說自己是個印刷工人,但其實他是個非常富有的出版商,他父親也是富豪。百度百科上說他年輕時在費城擔任郵差,卻沒有提到他其實是郵差頭子,擁有費城最大的報紙,並且利用自己在郵政系統的政府職位,排擠其他競爭對手擴大他報紙的銷路。
和華盛頓一樣,富蘭克林反對英國政府的理由是英國政府的印花稅規定他的報紙也必須向英國政府繳納大量的稅款。
當然這些人都是美國草創時代的元勛,當時美國階層尚未固化,很多人的後代到近現代就只是一般的富人。隨着美國實力的不斷增強,美國的階層也像英國那樣固化起來。八財團並非捏造,而是真實存在的控制着美國社會的巨獸,在這些財團的支撐下,美國的門閥政治傾向也越來越明顯。
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的老婆是貨真價實的財團千金小姐,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叔叔西奧多?羅斯福也是美國總統,而且也是「最偉大的」,偉大到可以把自己的腦袋刻在總統山上,而他們叔侄兩人都娶了財團的千金。
比爾蓋茨的長輩們裏面有人是大銀行家,所以他創業才有資金,他的媽媽是ibm董事會成員,所以微軟才能做成第一單生意,賺到第一桶金。
相比起美英,經過大革命洗滌的法蘭西算是比較「共和」的國家,尤其是在二戰中鍋碗瓢盆被砸得稀巴爛之後——但其實也沒好多少。
而在這個時空,由於神姬的存在,俄國和奧匈依然保持着帝制,奧斯曼帝國依然健在,所以法蘭西演變成這種門閥化的政體也也就不奇怪了。
大革命只是讓代表單一階層利益的帝制倒台,各階層推出一個家族代表自己養育神姬,從而保證自己在國家大事上的發言權。
當然時間長了各個家族都演化成新的權貴階層,但他們名義上還是代表各自的階層。
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法國社會的穩定,因此這個時空的俾斯麥面對的是比另一個時空要強得多的法國,普法戰爭因此也沒有變成法國的一邊倒式的慘敗,直接導致著名的巴黎公社運動沒有發生。
1931年3月30日這天,愛麗舍宮正在舉行盛大的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