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帝病危的消息很快就徹底傳開,郭嘉、田豐雖然一早就聽王旭以醫者身份推斷過,可那畢竟是推斷,並不確定,所以一直抱着懷疑的態度。當得到這個消息時,兩人可是呆愣了好久才回過神來。
以兩人的智謀,當然明白靈帝病危,對當今天下意味着什麼,所以皆是沒有二話,立刻回到將軍府理事。而其它官員雖然沒他們看得遠,但也知道皇帝出了事,必然會有很大變化,不敢有半句怨言。
至於眾將,王旭也沒有多解釋什麼,只是讓他們抓緊操練士卒,隨時做好應對一切的準備。
而他自己也沒閒着,對新的一年進行了初步規劃,小範圍調整了政策之後。便與徐淑一起,帶着典韋和數十隨從奔赴桂陽與武陵兩郡。目的是突擊檢查,對兩郡的所有情況進行細緻把握。眼看大亂將至,如果自己治下都沒能消除隱患,完全安穩下來,那還如何放心征伐。
只是天下大亂的時間終究還是來得太快,結果並不怎麼好。桂陽那邊倒沒什麼,劉度雖然不算什麼了不得的大才,但治理一郡之地還是綽綽有餘,大體情況與上報到將軍府的沒區別,細節方面也處理得比較好。對於將軍府所定政策的實施與執行,都非常有效。
但武陵那邊就很糟糕了,儘管權利已經完全奪得,但治理情況卻不容樂觀。好多將軍府制定的政策,才剛剛實施不久。爭對蠻族的融合也剛展開,而且因為武陵蠻族很多,又比較強大,所以成效並不顯著,就連空缺的官吏都還沒能補齊。
只是這事兒也實在怪不得賴恭,時間太短,能做到現在這樣已經盡了全力,換成誰都好不到哪兒去。
與此同時,就在王旭視察兩郡期間,得到眾人保奏的孫堅,也輕鬆如了願,帶着他的心腹,以及屬於他的一萬多精兵離開長沙,前往揚州吳郡做太守。臨走之前還特意跑到郡府辭行,可惜卻沒能見到王旭,留了封書信,便遺憾地走了。
等王旭在武陵接到消息,快馬趕回泉陵的時候,已是二月中旬。好在朝中現在亂成一團,何進又與蹇碩斗到了關鍵時候,沒心情再到荊南插上一腳。再說,金旋被他弄到荊南來,結果什麼作用都沒有,自然不會再費盡心機地做無用功。在他想來,靈帝一死,他扶持新的小皇帝,那王旭對他就再也沒有威脅,所以根本就不想再搭理。
不過,對於王旭來說,這倒是少了一番周折,沒有朝廷的命令,他作為荊南都督,當仁不讓地派人去暫時代理。只是人選倒是有些頭疼,因為打算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把將軍府遷到長沙,所以現在任命過去的太守,必須為這一切打好基礎。
最後挑來挑去,便選中了桓階。桓階本是長沙人,熟悉長沙的一切,而且個性沉穩,軍政方面的事務都懂,所以他去倒最為合適。至於郭嘉和田豐,那是絕對不能動的,沒他們主持大局,王旭也放不下心來。
而就在王旭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亂世,在荊南暗中進行着各種調度與準備之時,都城洛陽更是風起雲湧,掀開了混亂的初章。
董卓這個聰明的投機者,果然如歷史上一樣,費勁心思控制兵權。朝廷徵召他為少府,便找藉口推脫,然後通過向何進等表示忠心和支持來避免調任。就連病重的靈帝想讓他將兵馬交給皇甫嵩,然後保留前將軍之位,兼任并州牧,他也不願意。或賄賂中常侍,或向何進表示赤膽忠心,想盡了辦法。總之,就是要呆在河東郡,而且手中的嫡系兵馬也絕不交給皇甫嵩。
何進那屠夫的腦子也不太好使,竟然相信董卓,竭盡全力為他開脫。在他想來,河東就在洛陽與長安北方,隔着黃河,有一個那麼「忠心」的將領坐鎮,對他很有好處。同時,皇甫嵩現在坐鎮涼州那邊已經讓他很不滿了,怎麼可能讓他控制更多的兵馬?
所以,董卓這頭真正的野獸,就如願在河東做大。他手下那群混合了涼州人、胡人和并州人的士卒,跟着他東征西討,更是精銳之師,成了他最忠實的爪牙。再加上有着朝中掌權者撐腰,囂張異常,控制周圍的郡縣,要錢要糧,沒人敢說個不字……
公元189年三月初七,靈帝病情加重,已到無法理事的程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想召集親信大臣交託後事。而蹇碩則謀劃趁此機會,陰謀誅殺何進,結果哪想手下軍司馬潘隱是何進的人,提前告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