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綸巾三尺劍,徐庶初出黃巾安!高順請命闖龍潭,智伏何曼是文遠!
這是後來潁川一帶百姓口口相傳的古體詩歌,讚美了平定潁川黃巾的幾個大將,也算是名副其實。
在王旭點頭首肯後,高順和張遼立刻啟程,兩人分別迫近何儀與何曼,以威嚴震懾,又以溫言撫慰,曉之以大義,誘之以重利!
何儀與何曼本就有心歸降,哪裏經得起他們這番恩威並施,幾乎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了一切條件。
父城近在咫尺,高順在確認一切後,當夜便帶着何儀的獨子回營復命,何儀隨之清點錢財及一切貴重收藏,於次日清晨親自送到了城外大營。
臨戰投誠不比投降,這關係到今後,更多的敵人在面對荊州大軍時,是否會選擇不戰而降。所以王旭也給了何儀足夠的禮遇,親自率領眾將迎接。
何儀為表誠心,除了負責運輸的兵士,一個多餘的都沒帶。
「哈哈哈……」王旭遙遙大笑:「何將軍今日棄兵止戈,聚眾相投,免去廝殺死傷,實乃有功於百姓!」
這番話是給何儀一個名分,何儀並非笨蛋,當然理會其中深意,拱手行禮回道:「儀何敢居功,本乃失足犯錯之罪民,承蒙王將軍寬恕,招安於我,儀已感激不盡,今後必效犬馬之勞!」
王旭滿意點頭,看來這何儀並非一般匪類,頗有頭腦,當下笑道:「本將軍觀汝談吐不凡。當是有識之士。既已誠心歸附。今後當以所學效力百姓,得千古美名!」
「末將謹聽將軍教誨!」何儀立刻回道,他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連聲音都略微顫抖。
王旭微微一笑,隨後帶着何儀進帳相談,也沒有急着交代接下來的事,反而聊起一些不相干的時局或事務。主要目的,則是通過這種輕鬆的閒聊。旁敲側擊地了解此人對待事務的看法,從而大致了解一番性格和品行。
但很出乎他的意料,何儀並非其想像中那種凶性盜匪,而是一個頗有些見識的人,不但談吐得體、知書識禮,就算論及詩書也能應答如流。好奇之下,一番側面探問,這才得知何儀悲劇性的前半生。
這讓他很是感慨,溫言安慰!
本來他最初打算回去荊州,就給何儀掛個虛職。若稍有作奸犯科之事,便論罪。沒有,則任其自然。但這時,卻打算今後嘗試着用用,看其實際狀況再說。
對於何儀來說,也是非常激動,王旭超卓的學識和談吐,極具深度的見解,溫言的安慰,還有舉手投足間所展現的那種胸襟和氣度,讓他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這是他曾經在黃巾陣營內,從來沒有感受過的!
即便最早的黃巾兄弟間,彼此感情深厚,眾志成城,但卻完全不能相比,這種領袖氣度從未在任何人身上見過。雖然他早年曾有機會拜見過張角,感受其慷慨激昂,魅力超群,可完全不一樣。
張角更像是一個親和的兄長、一個帶頭大哥,甚至擁有神一樣的信服力。但王旭卻像是一個燈塔,所表達出的東西,無不蘊含着國、民、家的道理,看待很多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
就好比,當年談及家人被貪官勾結禍害一事,張角的態度是以上天的名義定罪,要復仇,鏟盡不平事,雖讓他感動萬分,但讓讀過聖賢書的他覺得少了些什麼!
但如今,王旭的回答卻讓他渾身一震。「報仇應當,但不要陷入仇恨,汝當奮發圖強,着力改變。律法的完善是需要無數代人辛勤努力的,上行下效,只有明君在位,定下完善的監督與懲罰制度,才能真正杜絕這種事,讓世間少受此等苦難。光是殺無用,殺了一個還會有無數個!曾經的被壓迫者一旦上位,同樣可能轉變成壓迫者。」
在這一瞬間,何儀突然解開多年的疑惑,明白了黃巾失敗的原因,更深刻理解了一句古話:天下有德者居之!
兩人相談近兩個時辰,何儀已是傾心歸附,臨別辭行時,滿目淚光地跪伏餘地,行了一個大禮。「末將先回父城,隨時聽候調遣,將軍但有吩咐,末將萬死不辭!」
次日傍晚,趕往舞陽一日一夜的張遼,也帶着一個六歲男孩兒和一個左臉有着長長刀疤的男子反營。
一番交流,得知何曼已經傾心歸附,他們先行趕回復命,何曼則派
第五百零五章 絕不被動迎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