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說動趙雲之後,為了讓他打心裏想留下來,王旭真是絞盡腦汁。就連那群刺客的事情都暫時不管,反正收拾曹寅他們不急,把趙雲弄到手才是最重要的。現在軍中,具備獨當一面潛質的,只有高順、徐盛以及二哥王飛。不說遠的,僅僅是對比一下曹操那幫兄弟就大大的不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等,一大幫子將才。
眼見天下大亂已是迫在眉睫,人才可是當務之急。所以,王旭的腦子裏天天就是想着如何拐騙趙雲,為此,還被徐淑時不時嘲笑一番。
只不過他目前終究有傷勢在身,暫時不能在外走動,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但為了趙雲,還是特意吩咐周智和張靖,讓他們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只負責陪伴,並想辦法讓趙雲渴望留下來。
本來兩人剛開始是不太情願的,都說自己很忙,不想幹這種事情。當然,這是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英俊的陌生青年就是趙雲。因為王旭受傷那天,趙雲一直沒有說過話,眾人也沒功夫去理會這個陌生青年。而且看他和諜影三統領坐得很近,還以為是諜影的人呢不過,當王旭將趙雲的名字說出以後,周智和張靖立刻就變了一張臉,爭着做這事。
最後,顧慮到周智太過滑頭,而張靖又不如周智會變通,所以就讓兩人一起負責。
而兩人也沒有讓王旭失望,短短兩三天,就和趙雲稱兄道弟了。而且事事投其所好,不是帶到軍營,看眾將大練兵,就是探討武藝、談論兵法,而且不時就為王旭做宣傳,說是多麼多麼英明之類。
幾天下來,在不時與趙雲的交流中,王旭也能感覺到他已經逐漸喜歡這裏的環境。特別是看到軍紀嚴明,士卒精銳,眾將又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更是絲毫不掩飾對王旭的敬佩。而且,周智更是非常善於辨別人心,見趙雲看到眾將練兵之時,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立刻便提出讓趙雲來指揮試試。而眾將也都得到過王旭的授意,讓他們盡全力配合周智和張靖,所以皆是欣然應允。
趙雲雖然覺得這樣不太好,可是經不住眾將的慫恿,再加上他自己內心暗藏的渴望,最終還是上套了。對於一個身懷才能的人來說,這樣的疑惑是難以抵擋的,雖然僅僅只指揮了半天,而且再也不做這種與違規擦邊的事情,但趙雲那種馳騁疆場的蓬勃渴望,卻已經難以掩飾的暴露了。
而且武藝上,眾人也沒有讓趙雲寂寞。典韋自王旭受傷之後,就一直守在太守府,所以不時就與他切磋。兩人常常激戰數百招,打得暢快淋漓,彼此也是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見到這樣的情況,王旭也是老懷大慰,對於眾將這麼配合高興到了極點。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王旭最後還下了一劑猛藥,讓田豐和郭嘉去開解。
郭嘉和田豐是什麼人?只要給他說話的機會,那就能把死的說成活的。一會兒是天下大勢如何如何一會兒是賢主良將該如何如何一會兒又是古代良臣如何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兩人的博學和口才,很快就把已經動心的趙雲徹底說服。
只不過趙雲倒也真是一個很有堅持的人,儘管其心已經留在了這裏,但仍然堅持要先回家與兄長商議。對此,王旭和眾人也都表示理解,畢竟長兄為父,如果趙雲真的不顧一切答應,可能就不得不重新看待他了
與此同時,趙雲的品行和才能也在這段時間內,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因為在他的身上,近乎找不到什麼大的缺點,無論是品行還是才能都沒有值得挑剔的地方。就連眼光甚高的郭嘉也是忍不住在私底下暗暗感嘆,說趙雲是世間罕有的良將。
不過,十來天后,趙雲便向眾人辭行,要趕回河北。
因為他說希望儘快趕回去說服兄長,然後一起遷搬過來。所以王旭根本就不阻攔,甚至要從軍中挑選了一匹良馬送給他,只不過選來選去也沒有滿意的,最後還是徐盛見王旭尷尬,靈機一動,就把自己那匹白馬當場貢獻了出來。
趙雲剛開始還不肯接受,眾將一勸再勸都沒用。最後還是周智機靈,說是希望他能縮短旅途所耗時間,儘快趕回,這才說服了他。不過趙雲卻是什麼都沒說,甚至連句謝都沒有,只是對着王旭和徐盛重重地拱了拱手,便轉身飛奔而去。
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劉先等幾個文官還頗為不解,不明白以趙雲的品行,為何會做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