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
魏天子憤怒地將手中的章折狠狠丟在地上,不得不說,這位開明聖賢的大魏君王陛下,似這般震怒實屬罕見。
見此,大太監童憲連忙彎腰將被丟在地上的奏章撿了起來,同時眼睛迅速地瞄了眼章折上的注名,只見封面落款寫着兵部李字樣。
不出差錯的話,這應該是兵部尚書李鬻所呈上的奏章。
「陛下息怒,兵部多半是想保護徐殷大將軍。」小心翼翼地將奏章放回龍案上,童憲小聲地勸說道。
他沒有去翻看章折內的內容,畢竟剛才,在他察覺到魏天子在翻閱這份奏章時的的面色有些不對勁時,就已經偷偷瞄過兩眼了,心中已大致有數。
魏天子伸手揉着眉骨,顧自在那閉目養神。
事實上童憲所說的他也懂,他當然明白兵部是見那則對徐殷越來越不利的謠言,傳播地越來越廣,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糜爛,兵部當插手干預。
首先暫時停職徐殷他那汾陘塞大將軍的職務,並將其召回大梁。相信只要徐殷坦蕩蕩地回到了大梁,那則謠言即便無法短時間內抹除,至少也不會再擴散,便謠言地更不像話。
然後,由兵部與御史台對徐殷以及汾陘塞的某位將軍徹查一番,哪怕只是做做樣子的例行公事,只要朝廷向國內的民眾做出表態,傳出正在調查這位大將軍的消息,畢竟在那股隱藏的賊子勢力的推動下,召陵、安陵、睢陽一帶的魏民情緒尤其強烈,若不加以安撫,或許真會引發一股反徐反楚的民間暴動。
到那時候,非但徐殷大將軍無法證明清白,甚至還將引發召陵、安陵、睢陽等地對鄢陵、長平、商水三縣原楚國民眾的敵意,引發兩撥國民的爭執甚至是暴力對抗,致使前一陣子禮部在化解魏人與降魏楚人之間矛盾時所投入的心血與努力。
因此,在這股風浪爆發前先將徐殷雪藏、保護起來,等待風頭過去,待由朝廷出面,向全國民眾證明這位大將軍的清白,的確是化解這則謠言所產生的惡劣影響的最佳辦法。
可問題就在於,魏天子何來臉面,向對他忠心耿耿汾陘塞大將軍徐殷提出暫時停職、回京待查的要求?宗衛出身的徐殷,那可是魏天子最信任的人之一啊。
而最讓魏天子感到不甘心、感到震怒的,還是對於主導這件陰謀的背後主謀的厭惡與憎恨。
要知道作為大魏的王,魏天子習慣讓一切事物掌握在手中,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對於兒子們的規教,要不然,他也不會派人暗中盯着趙弘潤與他的冶造局。
可這則謠言的出現,卻讓魏天子感到一種事物脫離他掌控的無力感,這是任何一名君王都無法忍受的。
得虧魏天子是一位英明仁慈的君王,否則若是換做一位暴虐的君王,相信此刻早已發動文字獄,以最嚴厲與殘酷的手段去遏制這股謠言的傳播,以此追查這則謠言的源頭去了。
過了大概整整半柱香工夫,魏天子總算是平息了心中的怒意,開始冷靜地分析當前的局勢。
兵部尚書李鬻在奏章中說得沒錯,當這則謠言傳播到這等程度,倘若朝廷仍然對此視若無睹的話,或會讓那些失去理智的民眾對朝廷失卻信任,這不利於日後由朝廷出面來替徐殷大將軍平凡。
因此,兵部尚書李鬻在章折中做出請示,懇請將徐殷大將軍暫時停職,召回大梁。
當然了,這件事並不會通過兵部,可以由魏天子以個人的名義將徐殷召回王都,免得落人口實。
但魏天子仍然有些猶豫,畢竟他很清楚徐殷絕不會做出這種事來,可明明如此,還要將徐殷召回大梁,到時候徐殷會是何種心態呢?他可不希望多年深厚的感情因為一則捕風捉影的謠言污衊,而產生哪怕一絲一毫的裂痕。
再者,汾陘塞乃是大魏防範南面楚國最重要的關隘,儘管暘城君熊拓目前不大可能再與大魏發生什麼衝突,但疏於防範終歸不好。
更何況,汾陘塞所要防範的還不僅僅只是暘城君熊拓,還有黔地,黔巴之地的某些部落之人,在魏人眼中不亞於秋收前的蝗潮,可沒想到因為他們本國土地的貧瘠而覬視大魏的土地。
因此,要召回徐殷,最好是派一位足夠分量的將軍
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