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測試那件兵器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中午,趙弘潤一行人在冶造總署內王甫的署長班房內用了飯。
待等到午時之後,有一名幹事前來稟告,說是測試的兵器已準備就緒。
見此,趙弘潤一行人便在王甫的帶領下,離開這座被稱呼為「冶城」的城池,來到了城外的平地。
此時在冶城城北大概距城約五里的地方,有一干冶造局的工匠們早已等候在那裏,還有一隊冶造局的署衛,人數大概在兩百人左右。
待趙弘潤一行人騎着坐騎緩緩抵達測試場地時,當即便有兩名官員領着一大幫人迎了上來,恭恭敬敬地朝着趙弘潤等人拱手拜道:「冶造局轄下,「冶城副署」陳宕,「械造司」司長「鄭昭」,拜見肅王殿下。」
趙弘潤翻身下馬,將這兩位得力的賢才扶了起來。
陳宕與鄭昭,這皆是冶造局的老人,後者是當年趙弘潤入主冶造局後一年招募的幹事,而陳宕則更了不得,趙弘潤當年入主冶造局時,他就已經在冶造局呆了十年左右,論資歷,陳宕比王甫還要深。
「陳宕大人,博浪沙河港,你督建地十分出色。」在扶起陳宕後,趙弘潤忍不住誇讚陳宕道。
在冶造局的老人中,似王甫這般油滑的不多,絕大多數都是老實巴交的內向官員,而陳宕就是其中的典型。
趙弘潤聽說,陳宕這些年在督建博浪沙河港時,將家都搬到了河港,在曾經那片荒蕪之地建了一間草舍,吃住都在那裏。
正是因為受到這位賢才的鼓舞,當時負責督建博浪沙河港的官員與工匠們,才會效仿前者的舉動,一個個都將家搬到當時尚未竣工的河港地基上,使得博浪沙河港這個「十年工程」,僅六年就進入了收尾階段。
毫不誇張地說,博浪沙河港之所以建造地如此迅速,這與陳宕等吃苦耐勞的官員是分不開的。
有此人在冶城擔任副署,無論是趙弘潤還是王甫,都感到頗為安心——相比較油滑的王甫,陳宕是真正的資深技術官員,器造、械造、營建等皆頗為擅長,要說此人唯一不擅長的,那多半就是與其他的朝廷官員打交道。
趙弘潤至今還記得,當年陳宕初次見他時,明明是三十幾歲的大人,卻在他面前戰戰兢兢——當時趙弘潤只不過是隨便詢問了幾個問題而已。
不過在經過督建博浪沙河港的磨礪後,陳宕比當年穩健了許多,只是看起來還是不怎麼愛說話。
在勉勵了幾句後,趙弘潤便將目光投向了「鄭昭」這位冶造局「械造司」的司長。
械,即兵械、顧名思義,鄭昭就是負責一概戰爭兵器的官員,包括且不限於對這些戰爭兵器的研究、改良、督造等等。
雖然此人資歷不深,至今為止在冶造局內也只是呆了幾年而已,但不可否認,此人亦是冶造局的中流砥柱,技術官員。
在趙弘潤與陳宕、鄭昭二人寒暄的時候,介子鴟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他發現,前面不遠處放置着兩台大型兵械,其中一台他認得,即是冶造局赫赫有名的「投石車」,而另外一件大型兵械,他卻從未見過。
就在抬着頭打量那座幾丈高的不知名大型兵械時,趙弘潤已領着諸官員、工匠走向了這邊。
在來到介子鴟身邊後,趙弘潤亦抬頭打量着那架不知名的大型兵械,眼眸中泛着陣陣雀躍。
見此,介子鴟好奇問道:「殿下,此是何物?」
「弩炮!」趙弘潤略帶幾分興奮地回答道。
「……」介子鴟不明所以地看着趙弘潤。
其實在這個時代,魯國早已研究出了大型的弩械,即「床弩」,顧名思義,就是猶如床榻般大小的重型弩。
但很快,「床弩」就被魯國束之高閣,原因很簡單,因為床弩的威力太大了,而當時魯國的敵人只有楚國,對付楚國軍隊那種穿戴皮甲、甚至連皮甲都沒有的輕甲步兵,使用床弩這種重型弩,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
消耗與戰果根本不成比例。
於是,最終魯國研製出了「弩匣」這種射程近、但射速快的機關弩,專門用來克制楚國軍隊的人海戰術。
至於床弩,據說當時